2014年安徽373人因侵犯知识产权获刑 微信成侵权新领域

23.04.2015  10:33

一年一度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4月22日上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 新闻 发布会,通报了2014年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并发布了2014年安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373人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获刑

2014年,全省法院共新收刑事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86件,审结192件(含旧存),生效判决人数373人。新收刑事知识产权二审案件12件,结案10件。

其中,审结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82件,生效判决人数143人;审结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79件,生效判决人数130人;审结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案件11件,生效判决人数20人;审结侵犯著作权罪案件7件,生效判决人数21人;审结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案件2件,生效判决人数4人。

民事知识产权案件总量趋稳

2014年,安徽知识产权案件总量趋于稳定。全省法院共新收民事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421件,较上年下降4.4%;审结1355件(含旧存),较上年下降9.2%。

其中,新收著作权案件245件,下降30.99%;商标案件866件,上升1.41%;专利案件216件,增长23.43%;技术合同案件25件,下降48.98%;植物新品种案件15件,下降21.05%;其他知识产权案件54件,增长54.29%。

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94件,较上年下降31.88%;新收知识产权民事再审案件6件,较上年增长4件。

微信 、电子商务成侵权新领域

2014年安徽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中,技术类案件量有所上升。专利案件受案数量延续高增长势头。2013年,专利案件受案数量上升63.55%,到了2014年,又增长了23.43%。这反映出高技术领域对司法保护的需求日益旺盛。

微信、电子商务等新兴网络服务平台成为群体侵权纠纷的新领域,在今年安徽传统的酒类商标侵权案件中,体现这一趋势的类型案件增幅显著。(记者 苗子健)

原标题:去年安徽373人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获刑 微信成侵权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