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面塑:看面团的“七十二变”(图)

17.06.2014  16:59

  娇艳欲滴的玫瑰、雍容华贵的牡丹、笑容可掬的寿星、英姿飒爽的明星……也许难以想象,这些足可乱真的雕塑作品竟然是用面团捏出来的。不论是在谯城还是在利辛,都流传着面塑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练以后,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榜单上留下了它的名字。

  一根竹签捏在手里,红、黄、蓝、绿、黑、白、紫等各色面团在揉、搓、压、拍等连续的动作之后,一个扛着礼物袋的圣诞老人就从刘建伟的指尖上蹦了出来。

  42岁的刘建伟是谯城区五马镇樊井村人,也是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亳州面塑的传承人之一。他所捏的面人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堪称一绝。他的面塑作品被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收藏;也曾被倪萍、周华健、侯耀文、任达华等名人收藏过。

  在利辛县西南永兴镇的杨元村,面塑在这里也得到了传承。作为杨氏面塑的传承人,杨攀峰的面人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现代的元素,特别是最近几年杨攀峰取得了面团工艺的突破,解决了面的防腐、柔韧度、开裂等一系列难题,捏出的面人不霉、不裂、耐摔打,并创造性发展了看型捏塑的技术。他曾用200斤面粉制作出了足球明星C罗,他给歌星刀郎捏制大小一比一面人,也栩栩如生。

  自从1998年受深圳罗湖商业城邀请从事面塑推广工作以来,《太阳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卫视等媒体都对杨攀峰进行了报道。他的作品《十二生肖迎大运》获深圳市第七届外来青工文体节综合类银奖,作品《藏族人物》获中国工艺文化创意铜奖,并向参加了广东大运会的运动员们展示了面塑技艺……

  面塑艺术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随后历代皆有继承和发展。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内容上取材多为传统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占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又称为“面人”。

  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面塑从业者最初是把其当做一门谋生的手段。杨攀峰的面塑技艺是跟爷爷学的,他的爷爷杨文挺活着的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捏面王”。“我爷爷会两种手艺,一个是捏面人,一个是吹唢呐。”杨攀峰说,有时候爷爷甚至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他曾用面捏出了唢呐,并吹出了唢呐的声响,让观者拍手叫绝。

  刘健伟也出身于类似的家庭。他的父亲算是一个江湖艺人,捏面人、表演魔术都会。潜移默化中,刘健伟对面塑产生了喜爱之情,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份养家糊口的技能。刘健伟15岁初中毕业后,跟父亲学了几个月,接着就四处拜师学艺,靠着一技在身走南闯北,过着“江湖卖艺”的闯荡生活。

  最让刘建伟难忘的,是他在西安香格里拉饭店工作时,他捏的面人作为酒店的礼物赠送给了客人,“自己的作品总算是有人欣赏了,也算是登上了大雅之堂。”刘建伟说。

  从事面人生涯20多年来,刘建伟靠着捏面人过上了曾经不敢想的生活,而这次面塑能成为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给了他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然而,后继无人的忧虑也在困扰着刘建伟。“老艺人逐渐老去,而很多年轻人由于挣不到钱不愿意学。”刘建伟说,捏面人的生意从2005年开始下滑,因为机器也能制作出来,“你捏的再好看,人家也不稀罕了”,他家兄妹四人都曾学习过面塑,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依旧在做。

  相对于刘建伟的“孤军奋战”,杨攀峰则是“全家齐上阵”。如今,杨攀峰和妻子在深圳开起了一家酷诱美面塑工作室,与当地多家动漫公司合作,制作卡通人物。他的妈妈、儿子以及两个弟弟均在深圳随他制作面塑。

  “我的徒弟也有上百了,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杨攀峰说,他希望通过广收门徒、广授技艺,把面塑这门指尖上的艺术传承下去。(亳州晚报)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