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织密保障网 护好农民工钱袋子

11.07.2020  20:44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应用、严惩恶意欠薪行为等举措,着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护好农民工的钱袋子。

   动态预警消除欠薪隐患

  我市运用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民工实名制登记、用工考勤、工资支付等环节实时监控并实行预警,从而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制度落实。

  记者从我市人社部门获悉,自2017年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运行以来,全市共有1114个工程项目被纳入平台进行管理,农民工实名登记26.43万人,2019年农民工工资专户入账40.23亿元,通过平台打卡发放工资33.5亿元。

  另外,我市健全实时动态预警处置机制,制定《亳州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预警处置制度》,进一步明确平台预警监控处置流程,通过督办函、交办单等方式督促处置预警信息,力争将欠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企业欠薪不得享受惠政

  我市持续推进农民工工资专户预储金制度落实,项目开工建设单位须向农民工工资专户缴存施工合同总价2%或4%的资金,确保工资专户正常运行。2019年,预储金进账2.7亿元。推行劳务内部承包协议备案工作,劳务班组进场须签订内部劳务承包协议,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核备案,减少因结算纠纷导致的欠薪问题。

  我市不断完善工资核算和支付相关规定,明确和细化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核算办法、停工停产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以及劳务费结算办法、工资支付争议处理等,压实总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工资支付的主体责任。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兑现与保障工资支付工作挂钩机制,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各县区、亳州高新区、亳芜产业园区通过统筹安排财政奖补资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凡有欠薪投诉和欠薪隐患的企业,不得享受扶持和补贴。

   一处失信实施联合惩戒

  我市构建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规范“黑名单”认定工作程序,对拖欠工资的施工企业和个人进行曝光,向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信用平台及信用亳州平台推送欠薪“黑名单”信息,实现信用信息互认共享,并向媒体公布,使欠薪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019年,我市将2家施工单位和1名自然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10家施工单位被记不良记录。对3家施工单位和4家建设单位通报批评,面向社会公布拖欠工资典型案件4批14起。其中,7起典型案件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公示,1起典型案件在人社部门户网站公示。2020年以来,将3家施工单位(用人单位)和1名自然人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6家施工单位被记不良记录,2家建设单位被通报批评,我市面向社会公布拖欠工资典型案件2批4起。

   联动执法严惩欠薪行为

  我市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坚持“就低、就简、尽快”原则,加快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的移交和查办,实现案件快移交、快侦查、快处置。公安机关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息研判,及时收集信息线索,提前介入,妥善化解隐患。各部门加强在侦办、公诉、判决阶段的协作,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打击力度。

  去年,市人社局、公安局、检察院、中院多次召开案件研讨会,移交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48起,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5人,法院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33起,29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恶意欠薪人受到拘役,有期徒刑1年6个月、2年、3年等刑罚。今年以来,共移交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3起,公安机关立案9起。

   统筹资金优先保障支付

  在“端午”“中秋”“春节”等关键时间节点,我市统筹调度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建设项目待付工程款、招商项目奖补资金等,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2020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市政府增拨1.48亿元工程款至农民工工资专户,保障政府投资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市区统筹使用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4.49亿元,帮助企业纾困,消除欠薪隐患。同时,按照统筹施策、包案到人、一案一册的原则,加大上级转办和领导批办欠薪案件线索的处置力度,分类做好欠薪案件线索查办工作,确保农民工拿到应得报酬。(刘汉龙  记者  陈璐)

[ 编辑: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