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牛集镇:抗旱有补助 保苗总动员

29.07.2014  10:10

  7月27日,烈日当头,酷热难耐。记者来到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南部玉米示范片区,看到大面积的玉米苗卷着叶,井口旁,人们忙着布水管,拿水龙头,调试喷头……一片繁忙的抗旱景象。

  在蒋楼村的玉米田地里,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赵朝阳同村干部一起察看村民抗旱保苗情况。 “大家要积极投入抗旱保苗夺丰收的攻坚战中,对于村民投入抗旱灌溉的机械和打小口井的,镇政府将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赵朝阳说。

  “老乡,您这块地有几亩?浇多长时间了?井水够用吗? ”“我这块地有6亩多,从早晨到现在只浇了一亩多,估计一天下来,一台机子最多能浇上一亩多地。”正在玉米田里拿着水龙头喷水的蒋楼村村民邢明高告诉记者,政府还发抗旱保苗补助,更增加了他抗旱的信心,他争取连天加夜地浇完,让玉米苗喝足救命水。

  “我今年种了10亩玉米,现在还剩不到两亩没浇。 ”在安溜村的玉米苗田里,玉米种植大户吴德河告诉记者,“你看,浇过的跟不浇水的大不一样,浇过的棵棵枝叶茂盛,不浇的都卷着叶。

  在地头督查抗旱的村支书吴德峰告诉记者,按照镇里安排,村“两委”成员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苗,督促村民生产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并及时向镇里反映井口少、电压低等实际困难,力争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记者还了解到,该镇宋老家村200亩玉米,由于承包大户浇灌及时,绿油油的玉米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

  牛集镇镇长告诉记者,为把旱情损失降到最低,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要求电力、农机、农技部门,备足抗旱物资,为群众抗旱保苗奠定基础;加大投入力度,对村民投入抗旱灌溉的每台机械将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鼓励村民在田间地头打小口井,解决水源问题,镇财政也给予补助;严格督查问效,镇人大牵头成立抗旱保苗工作督查组,不定时对镇村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效果进行督查问效。

  据谯城区农委办公室主任周玉坤介绍,区政府整合一事一议、5588工程等资金,帮助各乡镇打应急井,解决抗旱水源问题。区政府还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各乡镇抗旱保苗工作。截至7月25日,谯城区189万亩在地作物已浇灌137.5万亩,每天出动抗旱机械6万台套,投入人力15万人。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武清海、武长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