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巧用分类处理 化解农村垃圾污染难题

30.08.2018  11:53

  8月的亳州市依旧浓郁着夏天的气息,新时代乡村的希望在皖北大地升腾。

  “日子变好了,吃喝不愁了,如今贫困户业也对美好生活产生了向往!”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大陈村的周华玉今年55岁,多年来,患有股骨头坏死的他,失去了劳动能力,一直贴着贫困户的标签。

  这两年,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周华玉一家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公益性工作,一个月赚五百块钱,还靠着低保补贴兜底,重新翻修了自己的房屋,家中只掏了三万块钱。如今家里家具家电齐全,院内院外花果飘香,一家人的心情十分喜悦舒坦。

  在亳州市魏岗镇,和周华玉家一样,尝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有毒垃圾分类处理”甜头的村民大有人在。记者走访发现,印象中的农村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如今这个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在魏岗镇乡村走一圈,几乎每走几户都有一个小垃圾桶,保洁员们顶着烈日,推着垃圾车,不断打扫着环境卫生,不放过每一处卫生死角。

  在谯城区,每一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规模适中的垃圾收储点。收储点内,制度上墙。包括垃圾分类规章制度、职责表、项目图等清晰规划着这里的垃圾处理流程。村民保洁员们统一配有垃圾处理设备,一辆手推式三格式分类垃圾车将有毒有害垃圾与无毒无害垃圾进行分类。

  记者注意到,升级的垃圾收集车为三格式,兼具有害垃圾和无害垃圾分类回收功能,每台车还安装了定位仪,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进行监控。

  收储站里还有一个台账,记者翻阅了一下,账本里详细登记着每一笔垃圾回收的流水信息,包括数量、价格以及发票凭证等。

  “我们这的垃圾分类处理是非常有特色的。”据谯城区美丽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凡是社会可以回收的,交给社会;凡是社会不回收的,交给政府买单。

  该负责人表示,过去农村垃圾处理一直都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头疼问题。有毒有害垃圾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污染水源和农田,一旦污染将很难根治。

  自去年以来,亳州市出台了《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改革方案》,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上升到改革的高度,并定下了“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衡量标准。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决定对有毒有害垃圾由各县区统一收购存储,并委托有资质的企业收运处置,进行无害化处理。

  方案出台以后,亳州市各县区积极做“减量”文章,应对长期棘手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构建了“农户分类”“有害回收”“无害填埋”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谯城区垃圾收储点就转运处理农药瓶等有毒垃圾262.38吨,支付群众、保洁员196.98万元;转运处理废旧塑料等1263.55顿,支付保洁员、群众123.84万元,合计支持资金320.82万元转运数量、回收金额均居全市第一。

  亳州市人口650万,有500多万农民,相对于快速进步的城市,“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农村,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需求更加迫切。据亳州市美丽办主任江涛介绍,过去,像废旧电池、旧衣服、塑料袋、农药塑料瓶这样的有毒垃圾,过去全部丢弃掉的,长期以来影响美观不说,还污染了生态环境。

  为确保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让大家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亳州市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进行考核测评,按30%的分值纳入农村清洁工程综合测评成绩,建立“一月一测评、一月一通报”的督查制度,并委托市外第三方测评机构每年进行全覆盖、全方位测评。

  从垃圾处理的流程来看,有毒有害垃圾回收后,剩下的无害垃圾就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各乡镇负责清理转运至垃圾卫生填埋点就近就地填埋、覆土压实。目前,全市共配有1.81万名保洁员,实现了所有农村全覆盖。而有害垃圾回收是有偿的,农民、保洁员会收起来也有动力。

  如今,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处理,逐渐在亳州农村形成常态。亳州市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也是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此基础上,亳州还深入推进“不见垃圾桶,垃圾不落地”的试点。“垃圾桶本身也是一种污染,我们在每个县区选择1个乡镇试点,主要模式就是‘农户定时投放、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保洁员分类处理’,并统一配备了垃圾分类收集车。”江涛介绍说,市里还建了一款垃圾分类处理APP,将全市所有的自然村、行政村和园区的垃圾数据全部上网。目前,全市农村已设置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垃圾2600多吨垃圾,效果显著。

  在构建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同时,亳州还按照“垃圾全面整治、农村全面覆盖、设施全面配套”的总要求,全域开展垃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并设定了农村环境“无暴露性垃圾、无水面垃圾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公共场所垃圾”的目标。

  眼下,绿地常在、清水长流、蓝天永驻……在亳州大地到田间地头,垃圾不见了,环境变美了,绿树鲜花随处可见,蝉鸣鸟叫不绝于耳,一个绿而美的亳州新农村生态画卷在徐徐展开。

  (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顾继月 喻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