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经济崛起

26.05.2015  14:08
   中国绿色时报5月26日报道(记者 王旭东  陈永生  通讯员  李金成  邹卓君)  城市林业经济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五大类指标中的一个大类,具体包括林木苗圃、林产基地和生态旅游3项。目前,湖北荆门“创森”迎检进入倒计时,3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何?
  荆门市林业局局长秦世华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借力“创森”,荆门林业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木材加工业由出售材料向深加工和终端成品制造转变,造林基地由实用型向观赏型转变,一、二产业向三产业转变,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热。全市林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8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30亿元。
  投入和机制,迅速带来创建效果;产业和效益,激发长久建设动力。
   花卉苗木,买全国卖全国
  红叶石楠、高杆茶花、垂丝海棠……花木丛中,客商来来往往。
  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石牛村有个湖北最大的花卉苗木展销市场,当地人叫它十里花木城,各种花卉苗木应有尽有。钟祥人杨红松开着皮卡来这里选购苗木。他告诉记者,这里苗木种类多,可选择性大,价格也不贵,想买4棵紫薇种在自家院里。“树不会贬值,花150块钱买一株紫薇大苗,肯定不亏。”杨红松说。
  市场的通道上,停着几辆挂外地牌照的汽车。花木城总经理王纪龙告诉记者,除了经营当地苗木,这里还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上千个品种。目前,花木城已建有1200余个展台和苗木销售摊位,吸纳广东、福建、重庆、江苏、浙江等省份500余家客商投资兴业。
  花木城实现了苗木的全规格、多品种一站式采购。以前一个绿化工程得跑多个苗圃购苗,还不一定齐全,现在一个市场迎刃而解。中间环节消失,购销双方同时获利。
  “种植苗木可以致富,附近农民也被带动起来。”王纪龙说,花木城建成之后,形成了以十里铺为核心的花卉苗木集散中心,带动方圆几百公里的苗木产业发展。十里铺苗农由过去3000多人发展到6000多人,平均每亩田的苗木收入也由过去的2万多元增加到5万元以上。
  花木城自2014年3月运营以来,已销售各类苗木1000余万株,创销售额1.9亿元,带动周边苗木培育、起挖、装车、运输及餐饮等相关产业5万余人就业。
  苗木发展,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绿化。
  苗圃大户、苗木专业村、苗林一体化,各方共同发力,全市苗木面积已超过50万亩,营造起多彩的移动森林。而且,政府只是引导,市场自我更新。
   木材加工,改走高端路线
  在传统观念中,发展木材加工业要消耗大量森林资源,于生态建设不利。荆门实现了二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2年,宝源木业公司落户荆门。有人担心,以宝源的“胃口”,将在数年内把荆门的森林吃干榨尽,导致林业资源枯竭。但最终的结果是,荆门森林资源不仅没有枯竭,反而出现了“树越砍越多、越砍越好”的局面。
  为什么会这样?
  荆门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李昌文说,我们依托宝源等森工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实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订单林业模式,快速推进林业基地建设。
  宝源木业公司将第一车间建在农村,3年内投资2000多万元,无偿提供种苗和技术,并承诺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木材。目前,宝源木业已发展原料林基地57.6万亩,覆盖农户17500多户。
  需求带动生产。荆门成片的宜林荒山消失了,过去无人照看的“小老头树”被速生树种取代,连农民的房前屋后都栽满了树。有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宝源木业又引进了亚洲第一条定向结构刨花板生产线,目前,年生产人造板50万立方米。
  “全力打造中国高端环保板材第一品牌”,这是宝源木业公司生产车间的一条标语。
  宝源木业公司副总经理袁功志向记者介绍,公司引进吸收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在OSB产业链上作文章,已经申报专利60多项,获证58项。目前,公司形成了纤维板、精木板、地板、木门、贴面板五大类近百种产品,还有水性木器漆和无醛净味白乳胶。
  袁功志说,他们不断开发新产品,但主打还是板材。宝源精木板已经在全国30多个省(区、市)建立了营销中心,建成专卖店90家,部分产品还出口国外。
   生态旅游,成为新常态化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中,荆门主打“生态牌”。
  荆门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整合和开发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推进生态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207国道百公里花卉苗木长廊、荆西北百公里深秋红叶林带、大洪山百公里紫薇花海、京山百公里生态画廊、汉江百公里魅力水岸、引江济汉运河百公里银杏景观带6个百公里绿化工程先后上马。
  荆门有自己的目标与追求,要打造成“鄂西圈”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和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
  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荆门正在着力打造三大生态旅游品牌:一是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主体,依托承天府、兴王府、元佑宫、莫愁湖湿地和周边2万亩森林资源,打造世界级明文化主体公园品牌;二是以大口、虎爪山、太子山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京山县、钟祥市大洪山绿林景区为依托,建设全长160公里、两侧森林面积160万亩、景观林43万亩的百公里生态休闲旅游长廊;三是通过科学保护和开发,将漳河湿地和千佛洞森林公园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环保型旅游度假示范区、运动休闲观光区,打造生态运动休闲公园品牌。
  “我们还将有中国荆门油菜花旅游节、钟祥长寿文化节、京山观鸟节、漳河湿地游泳节、屈家岭桃花节。”荆门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纯良说。目前,全市生态旅游业总产值已经达到65亿元,未来还会继续做大做强。
  田野阡陌,绿意葱葱。“创森”犹如神来之笔,染绿了荆门,富裕了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