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培育本土配套企业

25.11.2014  14:11

  轨道交通三条线路同步推进,合肥轨道交通产业蓄势待发。为挖掘本地配套企业,做大合肥轨道交通产业蛋糕,11月18~21日,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轨道产业协调办”)会同合肥南车、南京南车浦镇车辆厂先后与合肥9家企业进行对接,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培育本土配套企业,建设轨道交通“合肥军团”。

  11月21日,庐江县同大镇杭埠河畔安徽同利汽车零部件公司迎来了一批期待已久的客人——合肥南车及其母公司南京南车浦镇车辆厂技术部、质量部、市场部、采购部的负责人。看厂区、进车间,问技术、话合作,企业双方的对接,像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活动。“公司是靠给江汽做配套发展起来的,现在有机会给合肥南车做配套,并借机进入轨道交通产业,我们非常乐意。”同利汽车零部件公司执行董事王学品说。

  不仅本地欲做配套的企业积极,合肥南车及南车浦镇车辆厂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均由主要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亲自参会。“本地配套能够节约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合肥南车相关负责人说。企业双方的一拍即合下,4天时间里,南车先后深入合肥9家有强烈配套意愿的企业,开展轨道车辆现场评价。

  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合肥还积极培育发展自己的轨道交通产业,实现“合肥车,合肥造”。今年6月,我市专门成立轨道产业协调办,由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城乡建委等11个成员单位组成。立足于协调轨道交通工程机车辆相关产品配套与推广应用的职责,市轨道产业协调办积极搭建对接平台,铺筑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石。

  今年7月18日,市轨道产业协调办便组织成员单位和企业约20人,到南京浦镇车辆厂进行考察学习,并建立沟通对接机制,争取一批有意愿、有条件的合肥企业能为轨道车辆配套。11月18~21日的对接,更是坚实的一步。“合肥企业涉足轨道交通的几乎没有,通过对接,可以为他们打开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窗口,带动合肥轨道产业的做大、做强。”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培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我市已经先后与国内两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南车、北车签约。尤其是作为我市第一家具备轨道交通整车制造能力企业的合肥南车,已经在今年6月开工,承担生产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首列车计划2015年7月31日前交付。同时,该企业还与市轨道产业协调办一起,逐步完善轨道交通车辆产业链,积极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和培育本地具有相关基础的企业,做大合肥轨道交通产业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