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短板”如何补齐(图)

03.12.2014  06:10

  阜阳市古西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里,春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在玻璃智能温室大棚内培育郁金香。(资料图片) 特约摄影 王彪

  皖北地区工业化水平总体落后于全省。今年前三季度,阜阳、亳州、宿州三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升级方向,集聚产业项目,培育产业集群,工业投资增幅居全省前三位——

  “我们公司生产饼干、面条所用面粉,都是从阜阳本地采购的,每天需要多少面粉、包装,打个电话就送来了。 ”阜阳思杰食品公司董事长赵杰说:“这不仅节约了物流成本,而且因为距离近,连原料仓库都不用建了。 ”

  本地面粉“养大”了本地食品加工企业。作为产粮大市,阜阳原本多的就是小麦和面粉,但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随着食品企业越来越多,对面粉等原料需求越来越大,不少粮食加工企业还需要从外地调入原料。

  产粮大市面粉不够用,见证的是皖北工业化进程的“大提速”:1月至9月,阜阳、亳州、宿州3市的工业投资同比增速居全省前3位。阜阳市完成工业投资199.4亿元,增长16.4%,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亳州市工业完成投资167.4亿元,同比增长24.4%,高于全省9.7个百分点;宿州市工业投资339.75亿元,同比增长19.76%,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

    “新鞋”走出什么新路——

    资源禀赋是最大的比较优势。资源就地转化,劳动力就地就业,富有皖北特色的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今后,阜阳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将有新的用武之地。随着全国最大的生物质炼化项目在阜阳落地,该市每年100万吨的秸秆,将转化为乙醇和乙二醇等产品,每年可望创造27亿元产值。

  本地的优势资源,是产业成长的根基所在。 “阜阳发展要着重做好‘就地’文章:让百亿粮仓就地转化为千亿厨房,让阜阳人民能够就地上学、就地就业、就地看病和就地消费。 ”阜阳市委书记于勇说。

  就地转化,让农副产品加工成为阜阳市最具成长性的主导产业:上半年,该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291.5亿元,同比增长22.0%,增幅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农产品加工产业还是该市发展相关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带动了粮食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等9大产业的发展壮大。

  皖北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根子也在于一直以来未能在“就地”发挥资源优势上找到有效路径。从这一角度来说,宿州制鞋产业的异军突起,对皖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来说具有标志性意义。

  由于成本在不断增加,中国制鞋中心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迁移。 3年前,宿州启动建设中国中部鞋业生产基地,面向温州、泉州、广州等沿海制鞋产业基地,整体性、组团式承接知名制鞋企业的产业转移。3年后,也就是今年9月,宿州正式被授予“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称号。今年制鞋产业预计实现60亿元产值,同比增长30%,制鞋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将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32%。

  “全市有340多万劳动人口,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0万,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3年来,国内最具实力的制鞋企业纷纷在宿州建设新的制造基地,也正是看中这一优势。 ”宿州市委副书记张冬云说。

  尝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甜头”的宿州市,决定拓宽这条路子,放大示范效应,进一步壮大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特色产业。从今年开始,该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各个县区分别打造1个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首位产业园区”,比如砀山县的食品产业、萧县的建材产业、灵璧县的食品产业、泗县的机电产业等,每个产业园力争实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超过10亿元。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禀赋正在成为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发展要素正在加速向这一“洼地”集聚:今年以来,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已有41家企业签约入园,协议投资133.2亿元,工业项目可实现产值约205亿元,服务业项目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3亿元。前三季度,亳州市实施的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104个,同比增长22个,这些项目集中分布于现代中药产业、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能源化工产业等产业领域。

  显然,农副产品及食品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矿产品资源深加工等拥有本地资源支撑的主导产业,正在成为皖北拉长产业发展“短板”、加速工业化进程的主阵地。

  “1+1”如何大于2——

  沿着“重大项目—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路径,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基地,皖北地区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已显现规模和竞争优势

  眼下虽已入冬,但阜阳市古西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仍春意盎然。 “这里有全省最大的鲜花种植基地,也有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是皖西北最大的集采摘、观光、农产品加工、休闲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园区负责人余向军说,园区里集聚着近40家现代农业企业,形成从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到生态农业的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

  以引进和培育重大项目实现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的突破,继而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这是壮大产业规模的有效路径。“阜阳对于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项目,都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特别支持,目的是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效应。 ”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卢仕仁说。

  现代中药产业在亳州市的逐步发展壮大,直接得益于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引领和带动。

  安徽济人药业以中药饮片起家,在中药饮片产能过剩的形势下,公司果断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研发等领域扩军。 “延伸中药产业链,实现了1+1>2的效果,壮大了企业的实力。”公司总经理曹勇说,公司已经吸纳近1000人就业,年缴税收4000万元,逐步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在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的同时,亳州市还通过引进广药集团、同仁堂、协和成等一批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亳州市发改委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邵镇说:“这些药企大都各自有拳头产品,拥有很强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亳州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与中药相关联的中成药、保健品、日化产品、消杀剂、兽药(饲料添加剂)、香料等产业等正在起步,势头良好。 ”

  也正是在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的带动下,位于皖北地理中心的蒙城县,正在发展成为皖北汽车和机械制造产业的中心。

  “今年,江淮安驰15万辆微车项目顺利建成,明年计划生产中高挡小型卡车和小型商务车3万辆,实现产值20亿元。 ”邵镇说,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蒙城县又规划启动了投资20亿元的江淮汽车零部件供应巢项目建设,引进配套企业入驻。如今,在蒙城县及其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定的微车、农机、专用车、汽车制动器、曲轴锻造件和铸造件生产能力,一条汽车加工业的产业链已形成轮廓。而随着汽车和机械制造配套的逐步完善,北汽作为国内汽车行业龙头企业,也计划在蒙城投资建设农机制造基地,这一项目的落户,将使蒙城成为全省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

  作为皖北各市共同确立的主导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正呈现明显的集群态势。以阜阳市为例,目前该市有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70家,亿元以上118家,50亿元以上加工集群3个,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30%。

  沿着“重大项目—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路径,阜阳、亳州、宿州3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鞋帽、现代中药、煤化工等产业,正在加快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主导产业。

  “云端”如何漫步?

  ——瞄准产业升级方向,在产业转型路子上“积小胜为大胜”,皖北产业发展就能后来居上

  有一种“云”能将海量的数据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可无限扩展的资源池,用户获取信息就像用水、用电一样快捷方便。如今,当长三角地区的很多用户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就能获得云端的数据资源时,他们可能还没想到,这片“云”就位于宿州市。

  “通过培育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主导产业,能够提升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张冬云介绍,宿州目前拥有智慧云和中科云智慧两大云计算产业园,总投资160亿元。宿州云计算产业园扮演的是“基础云”的角色,主要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提供服务。这个“无中生有”的新兴产业项目,为宿州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提供了弯道超越的契机,打造了跨越崛起的平台。

  像皖北这样工业化水平不高的欠发达地区,如何抢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车?这就需要瞄准产业升级趋势,在全省甚至是国内外的新兴产业寻求配套协作的机会。

  阜阳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为合肥国家级新型显示基地提供上游配套。 “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产值18亿元。项目将填补国内多项空白。投产后,年产180吨液晶材料和200吨光刻胶,而这两种材料国内目前有九成需要进口。 ”该公司生产经理丁兴立介绍。

  如果说,无中生有的“点状突破”对皖北产业转型,发挥的是“云中漫步”“仰望星空”式的战略引领。那么,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有中做优”的技术改造和提升,则能在接上“地气”之后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升级动力。

  节能环保的冶炼炉、除尘器,全自动化的废旧电瓶拆解、电解铅等生产线设备……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安徽华鑫铅业集团再生铅技改项目建设现场,到处呈现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 “我们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拆解和冶炼生产工艺,将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清洁生产。”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华鑫铅业再生铅技改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粗铅熔炼设备由原来的34座小型火法熔炼炉改为6座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公司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由此迈上新台阶,也推动着界首的循环经济产业迈上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煤炭产业可以说是皖北地区最重要的主导产业。面对煤炭需求不振、价格持续下行的困局,加快改造升级,走精深加工之路势成必然。在这一态势下,阜阳通过与央企合作,规划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煤基新材料产业园。 “产业园对传统的煤炭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生产烯烃等市场需求广泛的新型煤基化工产品,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 ”阜阳市发改委主任王斌说,更重要的是,该项目拓展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

  虽然皖北地区工业化水平落后全省10个百分点左右,但瞄准产业升级方向,努力引进并实施一批顺应技术进步趋势和消费升级方向的产业项目,“积小胜为大胜”,就能在部分产业领域实现后来居上,让皖北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跨越赶超的更大步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