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家门口就业成风尚
顺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不出远门也有了就业机会
——家门口就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能缓解招工难、招工贵的难题
春节一过,宿州市的朱彬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去南方的车票了。日前,记者在宿州百丽鞋业公司遇到了朱彬。他说:“2014年初从广东回到家乡的鞋厂上班,感觉还是家门口有产业好啊。 ”
由于成本不断增加,国内制鞋中心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目前,宿州已建成10平方公里制鞋工业园区,拉动10万农民工就业,改变了当地农民工“东南飞”的打工模式。
“宿州市有劳动力资源340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0万人,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宿州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王习文介绍,宿州能从众多鞋业承接地中脱颖而出,人力资源是一大优势。
承接产业转移,巢湖市做大做强渔具产业。槐林镇以前是劳务输出大镇,如今返乡就业成为新常态。目前,全镇有渔网企业500多家,初步形成渔具产业链;从业人员达2.4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3。巢湖市金猴渔业公司有260名员工,全部是当地人。该公司质检员孙介楠告诉记者:“我月收入4000元,跟外出打工比起来,显然现在日子过得好。 ”
“拉长产业链,能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夏淑梅认为,农民工留在本地就业,不仅增加农民的收入,也缓解了招工难、招工贵的难题。
随着东南沿海要素成本的增加,纺织、鞋帽、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内陆寻找新的落脚点。我省一些地方顺承产业转移大势,将转移产业打造成当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
城镇化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打工仔”不再东奔西跑
——农民工愿意就近就业,中心城镇成为择业首选地
迁居县城、城里就业……2014年,对于庐江县石头镇“90后”农民工李全来说是难忘的一年。他说:“终于在城里扎了根,再也不用东奔西跑打工了。 ”
记者调查发现,较之于背井离乡在外地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更愿意选择就近、就地就业,离家近的中心城镇成为择业首选地。
“省内生活成本明显比沿海低,年终打工储蓄不一定比在沿海少。”王习文介绍,宿州市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组织企业到乡镇招工。 “用工需求量大,只要愿意留在当地,都能找到岗位。 ”
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发布。 “2015年底我省城镇化水平将达51%,2020年将达58%左右。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处长邹桂武介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庐江县以建设合肥南部副中心为目标,县城所在地庐城镇的街道规模不断扩大。 “已达50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 ”庐城镇党委书记张晓赫介绍,除了商贸、流通等行业外,环卫、家政、物业等领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入城就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城镇化同样拉动着农民工的返乡就业。石台县全县人口11万人左右,每年近2万人外出打工。该县扶贫办负责人李勇说:“到2015年底,全县城镇化率达50%,新入城人员大多是返乡农民工。 ”
省人社厅就业处负责人介绍,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现代服务业、家庭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些产业又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加速了农民工的“回流”。
当地有产业有就业保障,返乡农民工不愁没“饭碗”
——只有提供合理的收入,才能留得住返乡的人,并且最终实现市民化
霍山县漫水河镇径树林村的赵鸿波,通过种植百合,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去年,他家从山村迁居到漫水河镇街道新区,并在自家门面房里建起百合加工厂。 “过去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村,如今到了镇上,一年有20余万元收入呢! ”赵鸿波高兴地说。
2月1日,霍山百合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这将进一步促进全县百合的销售量,农户增收也会更有保障。 ”霍山县县长李中华介绍,年产值近10亿元的百合,已成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
“让更多农民工返乡后找到饭碗,关键在于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省社科院研究员孙自铎认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产业作支撑。以县为例,要以县域优势产业集群为起点,商贸物流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与之配套发展,进而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最后实现农村到城镇的转变。
本地有产业,让愿意留在家乡的农民工心不慌。石台县将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同时大力发展茶叶、竹木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回乡就业。到2014年底,仅在县城和中心集镇就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只有给农民工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提供合理的收入,才能让返乡就业的人愿留下、留得住,并且最终实现市民化。 ”省人社厅就业处负责人认为。
农民工返乡就业,不仅需要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帮扶。孙自铎建议:“加强对返乡民工的就业培训,让他们早日成为熟练工。业务上去了,收入跟着提高,在城里就更容易扎根。 ”(记者 夏海军、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