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交警“打非治违”第一波查处违法40万起

11.08.2015  17:34

  8月1日至8月10日,是全省“打非治违”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的第一波次专项行动。安徽各级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整治重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依托大数据动态分析,坚持源头与路面并举,集中开展整治旅游客车、“营转非”客车统一行动。期间,全省共排查“营转非”客车3266辆,粘贴喷涂专用标识1985辆;排查旅游客车6852辆;书面通报交通、安监部门42次。

 

  统一行动期间,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会同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派出4个督导组,深入全省50余家运输企业检查《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落实情况。各地联合交通运输、安监部门深入运输企业,重点检查企业落实动态监控措施、旅游客车办理包车手续、对“营转非”客车所有人的安全提示等情况。合肥交警深入旅游客运公司等运输企业对旅游客车进行安全检查,并走访单位对1120台“营转非”客车进行排查,粘贴喷涂专用标识。芜湖交警梳理出243台“营转非”客车信息,印制“营转非”专用标贴粘贴喷涂。阜阳交警将全市98辆“营转非”客车信息录入缉查布控系统,利用全市公路卡口和高速道口拦截系统实施全天候实时监控。安庆交警启动交通警察执法站,对五类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实行逐车、逐人检查和登记,并依托出城卡点、公路卡口报警系统,及时截获3次以上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超速50%以上未接受处理的机动车并处罚到位。滁州、宣城、阜阳交警部门抽调支队机关和车管所警力成立流动执法小组,配合辖区交警大队加强对旅游客车和“营转非”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芜湖、滁州交警分别查获1起“营转非”客车非法营运违法行为,并移交至交通运管部门依法处理。截至8月10日,全省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0万起,其中超速行驶7.5万起,客车超员1887起,货车超载558起,无牌无证8208起,酒后驾驶1100起(其中醉酒驾驶119起)。

 

  自8月13日至8月22日,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波次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套牌假牌车辆违法。(马珺 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