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农交会吸引国内外客商 网上农交会助农企“触电”

15.09.2015  10:2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为期3天的2015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以下简称“合肥农交会”)昨天落下帷幕。展会人气爆棚,参展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据大会组委会统计,本届农交会前两天现场销售额达到3598万元,比去年增加1643万元。

最全展览:全产业链展示对接

本届合肥农交会设展位3000多个,面积6万多平方米,共设5个展馆、21个展厅、117个展区,展区面积是上届的3倍多,规模创历届之最。

今年农交会通过新增农业高新技术产学研展示对接,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展示对接,“互联网+现代农业”展示对接活动和绿色增效攻关模式展示活动等,把国内甚至国外的与整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有关的生产、加工、流通领域需要解决的产品、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进行全产业链展示对接。“互联网+”时代下的农展功能更加完善,将现场销售、贸易洽谈和产品展示三项功能融为一体。其间,现场推介和对接活动达50多场。

最火人气:现场销售三千多万

本届农交会展示的产品达15000多种,比上届增加8000多种。除了传统特色产品,以及全国知名品牌、创新型产品,更有远道而来的国外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到会参观、采购。据统计,截至9月13日,现场销售额达 3598 万元,比去年增加1643万元。

除了现场销售火爆,企业贸易订单也签得很火,签订贸易订单5729份,金额109.29亿元,比上届增加33.69亿元。其中,互联网+、农机、生物农药、种子、肥料等贸易订单4944份,合同金额1.06亿元。

另悉,今年农交会还首次组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化服务组织、职业农民和采购商约3万人到展会现场参观,人气含金量很高。

最智慧办展:助农企“触电”

本届农交会把“互联网+”技术嵌入办会全过程,落实到展前、展中、展后各个环节。建立合肥农交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等网络信息沟通平台,收集、分析、发布农交会各类信息6万多条,阅读量50万左右。近4000个产品在网上展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网上农交会”。初步实现了网上办会、网上邀商、网上展示展销及客商、消费者信息管理等。

其中,农业物联网在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监控等领域应用的展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全模式展示,有效地帮助农民、农企“触电”,搭建起农民与消费者网上互动的平台。 本报记者 胡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