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五老”优势 做新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09.02.2017  22:36

发表情、转文章、互动留言、语音对话,合肥学院“五老报告团”成员唐承卓今年81岁了,但手机微信“”得“溜刷”。作为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通过微信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讲党史、话生活,合肥学院很多同学主动添加了唐爷爷的微信。90后大学生骆为对唐老赞赏有加,“我的朋友圈里唐爷爷最活跃!

离上课还有10分钟,宽敞的阶梯教室早已坐满了学生,今天唐承卓要给大家上一堂不寻常的党课。在上课前,他缓步走上讲台,将早早准备好的书法作品挂上黑板,党课上互动积极踊跃的幸运儿就能带回这些精美的“条幅”或“斗方”。不少同学慕名而来,大家都觉得唐老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对党忠诚,他的党课内容深刻感人,授课形式充满文化气息,很值得回味。

在合肥学院,像唐承卓这样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同志”以老带少,以爱育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发挥爱教育、懂教育的优势,走到大学生中间,同读、同写、同讲、同行,“要提高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感染力,就要凝聚多方面的力量。我们就是要用亲身经历的历史、贴近生活的案例,讲好中国故事,真正消除学生对大学思政工作的距离感。”合肥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侯廷骝说。

10年来,190场报告会串联起了侯廷骝的关爱工作,他的脚步踏遍了学校所有的系部班级,无论是从事特邀党建组织员工作、“五老”报告团宣讲、主题教育活动,还是在老少共话、帮困助学、专题调研中,他风雨无阻,全年无休,对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今年,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五老报告团”又忙碌起来了,他们花了很多精力编写这份讲稿。侯廷骝告诉我们,“从构思到写作,修改了十多遍,就是想用当代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讲好那段宏伟的历史岁月,把自己年轻时的无悔选择传递给年轻一代。”《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的讲座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讲座在同学们的要求下连续进行了7场,同学们还写了200多份心得体会。“原来在课本上学的红军故事总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通过侯老师精彩生动的解说,让我们与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产生了贴心共鸣,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时的感悟,而是一生的财富。”胡丽丽同学说。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不仅仅止于课堂、课本,要通过关键节点的把握,“”角度聚焦,帮助年轻人超越“小我”,认识“大我”,说到底是要触及学生的灵魂。对新生进行入学感恩教育是该校关工委工作的重头戏,今年9月到11月,累计为4000多名新生开展了18场报告,包括《适应大学生活,走好走稳大学第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展翅飞向未来》、《感恩父母师长,立志成才报国》、《诚信是做人之基,处世之道》多个专题引导学生用主人翁的态度思考亲情与责任,收到了1000多份情真意切的感恩家书。

在合肥学院,一批老专家、老教授在退休后也被邀请重新“出山”,担负起“传帮带”年轻人的大任。2016年,年过花甲的赵扬教授是第三年担任校级教学督导。今年,他和同事们就深入课堂听课112节次,为深化教学改革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了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一名好老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赵扬常和青年教师交流授课心得,他觉得,“大学的专业课也应润物细无声地成风化人,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人格魅力,这个魅力具体表现在“三真”上,即做学问真实,对学生真心,对同事真诚。淡泊名利,全心教书,全意育人。”

14年寒暑不间断,每年40多场主题报告,每年受教育学生达8000多人次,很难想象这是由一批银发老人完成的工作。14年来,合肥学院关工委5次荣获安徽省教育厅关工委、市关工委《先进集体》称号,5人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安徽省、合肥市关工委先进个人称号,提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同样发挥余热的还有今年刚刚退休的袁暋教授和谭敏教授,作为合肥学院模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优秀推动者和践行者,原本应该安享晚年的她们,却退而不休,肩负起合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咨询委员会”督导专家的重任,依旧马不停蹄地忙碌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的工作上,日复一日地义务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为的是把文化育人与专业育人无缝相连,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终生受益。

   

   

(宣传部 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