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五河县一户人家三代人的春运记忆

01.02.2017  12:37

安徽日报消息 1月31日,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76岁的村民郭夕先正在自家小楼里忙着招呼拜年的亲戚。春节前夕,在外跑生意的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女、外孙女婿一起回来了,一家子在老家过个团圆年。

上世纪90年代,郭夕先和老伴走南闯北,在外打工。对于春运的记忆,老人的记忆里只有一个字:“难”。 “1992年,俺去河南郑州、南阳卖冰糖葫芦。无论出去还是回来,都要由汽车转坐火车。”郭夕先说,那时候,火车票、汽车票只能坐车到30多公里外的蚌埠火车站买票。“买票时,俺们都要披件大衣,带着被褥去排队。上午出发,下午排队,往往要等到晚上才能轮上。 ”郭夕先感叹。有时买到的车票是第二天出发,他带着孩子们只能在售票大厅的避风口打地铺将就一夜。

1996年春节过后,郭夕先从五河坐大巴走国道,历时15个小时到达浙江温岭。大巴车超载,一路惊险,郭夕先和老伴叫苦不迭。此后长达10年时间,郭夕先没有在老家过年。直到2008年,他再次踏上回乡路。 “大巴车走高速了,时间比原来缩短了5小时,俺们睡一觉就到了。 ”郭夕先感觉到了春运的变化。

郭夕先去温岭后的几年,女儿郭秀丽也和丈夫迈出了家门。 “一开始,去哪都是坐绿皮车。能买上红皮车、蓝皮车的车票,都开心得不得了。 ”郭秀丽说。随着中国铁路6次大提速,郭秀丽坐绿皮车的次数越来越少。 2011年,蚌埠高铁站开通。 2014年,她坐着高铁到温岭看父亲,只花了4个半小时。 “现在,俺们出门尽量选动车或高铁,环境好,省时间。 ”

郭秀丽还发现,这几年,火车站、汽车站的环境也大为改善,热水充足,指示标识明确,候车大厅干净整洁。春运期间,车站的便民志愿服务层出不穷,她经常可以看到免费接送农民工到县城的班车。

郭秀丽的女儿,25岁的高素星更习惯于使用微信订票、网银支付。“坐高铁连票都不用取了,直接刷身份证。”高素星说。有时下车后,她用手机APP再叫个快车或专车,人未出站,车已在约定地点,直接缩短了等车时间。 如今,生活富裕的老郭家买了辆白色小轿车。郭秀丽计划带上老爸老妈到南京、合肥散散心。 “挤了这么多年的火车,俺也想让老人家舒舒服服玩一趟。 ”郭秀丽说。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新春走基层:三代人的春运记忆 责任编辑:王翠 文章关键词: 三代人春运记忆 五河三代春运记忆 五河三代人春运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