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艺章,青春飞扬——文学院第34届“五月花”拔蕊怒放

05.06.2015  12:13
华彩艺章,青春飞扬——文学院第34届“五月花”拔蕊怒放 - 安庆师范学院
华彩艺章,青春飞扬——文学院第34届“五月花”拔蕊怒放 - 安庆师范学院
华彩艺章,青春飞扬——文学院第34届“五月花”拔蕊怒放 - 安庆师范学院
华彩艺章,青春飞扬——文学院第34届“五月花”拔蕊怒放 - 安庆师范学院
来源: 210.45.168.2

  5月23日,天刚亮,音乐厅前的广场就热闹了起来,场景布置组忙着清点道具,演员们三五成群地上妆,整理服装。挂条幅,悬会标,吊灯笼,扎气球,系彩带,搬道具等一系列会场布置工作有序进行着,一切道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在晚会最后一次彩排前一个小时,一切准备妥当。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手执一柄折扇于开合翻转中翩然若飞。文学院第34届“五月花”语言艺术晚会在开场舞《美落子》中缓缓拉开序幕。当晚,安庆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文学院院长方锡球,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中文94级校友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人事干部秦建忠,文学院辅导员同400余名学生齐聚龙山校区音乐厅,共同观赏了晚会。


翘首跂踵,觅得灯火盎然

  灵动的音符敲击着黑白琴键,管弦琴瑟奏响我们的青春。长笛、二胡、琵琶、吉他、葫芦丝、电子琴,东方与西方艺术的结合,古典与现代气息的交融,联奏一曲《歆月敷梦》,将大家引入梦幻之中,赴一场美妙绝伦的视听仙境。
  头戴银冠,身着大红百褶裙,一群赤着脚的苗族姑娘走向舞台中央。“花溪在哪里,花溪在心里……”和着轻快的音乐,她们昂首、跳跃、旋转,将一群苗族年轻女子在水边嬉戏、玩闹的场景活泼俏皮地演绎出来。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远一起那样美丽的谣言。”一曲《匆匆那年》唱出了多少人的青春离歌。朱唇、电眼、长发,热情奔放的现代舞《一分一秒》引爆全场,观众席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叫好声。粉黛媚眼,对镜点唇,目光流转看透世态炎凉;水袖蹁跹,堂鼓声满,一身青衣演尽悲欢离合。“自古到今,唱青衣的人成千上百,但真正领悟了青衣意蕴的极少……”清晰的吐词在柔缓的背景音乐中娓娓道来,将主人公筱燕秋悲悯的命运和压抑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朗诵《青衣》意蕴无穷,令人回味。“朗诵者们面部表情的丰富多变,让我感受到了筱燕秋的那种压抑沉痛、那种心有不甘。另外,整场朗诵中融入了戏曲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14级汉语言文学四班刘娇娇激动地说道。


万众瞩目,《四世同堂》涤荡爱国心扉

  “有一份情藏在年少的心里,有一段往事埋在回首的记忆中;历史的歌唱挡不住悠悠时光,繁华似锦写不够沧桑岁月,下面请欣赏话剧《四世同堂》。”主持人王磊的话音刚落,一闪一亮间,六个身着民国时期衣服的演员便出现在耀眼的灯光下,他们就是四世同堂的祁家人。“这是祁家的老爷子,祁家的家产是祁老爷打拼了一生换来的;这是祁家的长子天佑和他的太太;这是祁家的长孙祁瑞宣和他的媳妇韵梅以及他们的女儿小妞子;这是祁家的另一个孙子祁瑞丰,这就是四世同堂啊!”王威凯对灯光下的六个人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话剧的第一幕开始了。
  一位身穿军服的日本人在两个汉奸的陪同下,从观众席间耀武扬威地登上了舞台,他们的到来似乎又预示着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果然,汉奸将坐在自家门口石墩上的祁老太爷故意推倒,引出了祁家老少的出场。观众席间群情愤慨,大喊:“狗汉奸,狗汉奸!”对接下来日本人压迫祁家老少的所作所为深感憎恨。

  接着话剧开始了第二幕,舞台上祁瑞宣和韵梅正在为爷爷的八十大寿而操心。“从白面粉到玉米粉再到混合粉,家里哪里还有钱给爷爷办寿。”韵梅急得直跺脚,这时瑞宣的爸爸祁天佑来到了舞台上,他面部表情极度痛苦,身体在抽搐着,他带着哭腔说道:“我一直规规矩矩,安守本分,可日本人却强买强卖,还让我挂着‘奸商’的牌子在大街上游行。”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犹如沉雷一样滚动着,响彻在舞台上空,晚会现场随即一片寂静,观众们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在祁天佑不堪受辱跳河自尽后,话剧第二幕结束了。“妞子,你醒醒,你看看妈妈呀!妈妈去给你蒸白面馒头吃,妞子,妞子。”在韵梅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话剧进入了高潮,凄惨的音乐伴随着韵梅的哭喊让晚会现场变得更加寂静,不时还能听到观众的抽搐声。灯光下祁家只剩下四口人了,祁老爷子的八十大寿到了,舞台上没有欢乐的音乐,有的只是祁老爷子发自内心的叫喊声,“我的四世同堂啊!”舞台上的灯光在这一叫喊声中全灭了,话剧也戛然而止。
  “我觉得这场晚会最精彩的节目就是这部话剧,它让我看哭了,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感觉意犹未尽。”来自14级汉语言专业的唐腊梅说道。
  话剧社社长邓帅也提到:“由于晚会时间有限,此次话剧改编于小说《四世同堂》中的第三部《饥荒》,主要以三大家族中的祁家为祁老太爷办八十大寿为主线,讲述了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在日本人控制下艰辛的生活的故事。
  随即,话剧之后的节目二重唱《共筑中国梦》唱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歌者雄浑圆润的唱腔深深震撼了全场,一曲终了,掌声雷动。观众席间的一位老奶奶今年带领全家人来观看本次晚会,不住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好,真好,歌曲《共筑中国梦》唱出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声!

蓦然回首,道出难舍情结

  “打底”、“涂眼影”、“画眼线”、“上腮红”,这些化妆的基本步骤,舒晓翌要和她的同伴们在这两个小时里重复近百遍,因为长时间的抬手动作,这些化妆姑娘们已经有些吃不消了,她们时不时轻轻地甩甩胳膊减轻酸痛,而在简单放松过后便又将注意力集中到演员红扑扑的脸上,聚精会神地涂抹起来。她们顾不上休息,等待她们的是排着长长队伍的演员们。
  “这场晚会从节目的筛选到节目的定型,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辛勤劳动,但这个辛勤劳动不仅是演职人员的,还包括很多后勤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努力,今天晚上的五月花晚会最后的绽放,要感谢所有人员的付出,真的很不容易。”文学院辅导员施维说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三十四载花开,载不动的是浇灌你我的深情厚谊。诚如施维老师所言,在演员们和领导合影之后,晚会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如释重负,但心中也不免惆怅,他们中更多的人是永久了离开了舞台,完成了自己的谢幕演出。
  “五月花圆满结束了,这也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五月花演出了,满足也留恋。为期两个多月的排练,不管是伞舞还是现代舞,都让我没有遗憾。我爱文艺部,我爱这些姐妹,这些经历让我愿意忘记那些让我不快乐的事情。珍惜美好,希望我们不会被时光冲散。”文艺部干事陈执演出结束后在QQ上发了这条表露自己感想的说说。话剧社演员王威凯当晚也在说说中提到:“四次晚会,五场演出,话剧社见证了我的成长。真的很爱这个组织,一起走过,留下的不仅仅只是记忆,更多的是走过这两年时光的眷恋和回忆。就像是夜空中的满天星斗,总会有那么一颗,闪耀在那美丽的天际,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亮着来时的路。”“三年文艺部,三年五月花,终于让她在我们手中绽放,谢谢陪我并肩奋斗的小伙伴 ,谢谢今天的所有人,谢谢你们给了我一场没有遗憾的‘五月花’。”文艺部部长栗锐如是写到。类似的说说“刷爆”了空间。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图一文间都传达着难舍难分的情结。
  安庆师范学院张家港校友会秘书长秦建忠特意从张家港驱车赶来,他在晚会结束后说道:“作为安师院已经毕业的学生,我们身上承担的责任和情怀远非成绩或荣誉所能包含,我们时刻谨记自己的安师院人身份,特意回母校观看晚会,重温旧情,这场晚会很是成功,尤其是话剧表演得非常精彩,整场晚会令我想起了许多红楼往事,美中不足的就是时间过得很快,让我意犹未尽。”(文/学生通讯员 李玲玲 陆陈陈 陈雪宁 黄蕾蕾  图/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