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残联“五抓五促”全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

31.07.2014  11:39

 

安庆市残联7月31日消息:今年以来,安庆市残联秉承“不一样的花朵,一样地绽放”、“儿童优先”理念,广泛争取上级残联、市政府和各界支持,健全城乡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强力实施省定民生工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519名听障、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在全市11家定点康复机构得到就近就便的手术治疗、辅具配置和康复训练(任务完成率达100%),感官、交往功能和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是抓政策促特惠。市政府出台《安庆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行动计划(2014-2015年)》,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作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重点之一,制定了优先救助、全免费等特惠措施。二是抓布局促规范。按照统筹城乡、场地合适、业务齐全、器材完备的原则,依托公办和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形成以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为骨干、八县(市)区各类定点机构为基础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网络。其中,市残联将闲置的老办公楼改建成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综合康复部,将市本级残疾儿童康复由单一的听障向脑瘫、智障、孤独症拓展,该中心成为我省承担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类别最全的定点机构。三是抓队伍促提升。通过公开招考、编外聘用,配备高素质康复专业教(医)师队伍。采取业务研修、外出考察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其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四是抓宣传促援助。通过媒体常态化宣传、节庆街头宣传、慈善晚会,广泛宣传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意义、法规政策和我市残疾儿童康复现状,展示残疾儿童朗诵、歌唱、舞蹈才艺。市内外爱心单位、人士捐款捐物,提供诊疗、训练等义务服务。五是抓理念促教学。各机构学习先进康复理念,分别开展听障儿童AVT教学、言语矫治、听能管理,探索功能强化、生活模拟、自理强化三位一体的脑瘫、智障康复方法,尝试动手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相结合的孤独症康复模式,改善或补偿了残疾儿童的功能。由于康复成效突出,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常年带领学生义务服务脑瘫儿童的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吴江玲获评“中国好人”,并入选安徽省首届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巡回演讲。(安庆市残联 王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