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样本观察

03.07.2015  11:29

  6月29日,在央行降准降息、证监会微博发布“两融风险总体可控”等多重利好的刺激下,上证指数仍以3.34%的跌幅收盘,报4053.03点,全天振幅为10.07%,创业板指下跌7.91%。

  短短十个交易日内,2262家上市公司整体下跌、590家上市公司累计跌幅达30%以上,在机构年初的研报中提及的贯穿2015年的三大主题概念“互联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相关个股均不能幸免。

 

  记者根据6月15日到6月29日的数据统计,中证互联网指数、中证一带一路指数、中证国企改革指数累计十个交易日最高跌幅分别达到31.85%、27.23%、17.79%。

 

  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忙不迭地发布利好公告,疑似“维稳”股价。然而,市场是否“买账”仍存疑问。

 

  今年的明星主题板块“互联网+”、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在年初早早地被机构写进“贯穿全年的主线”研报中。这些曾在上半年涨幅夺目的板块,还能在今年下半年重拾升势吗?

 

  下跌中谁在“忙推利好”

 

  “公司11位管理人员拟增持。”在市场猛烈下跌过程中,似乎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增持了,这一幕出现在创业板股票新国都身上。

 

  6月26日晚间,新国都发布公告,接公司11位管理人员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前述人员计划自2015年6月26日起六个月内,累计增持公司股份8万股至16万股,并承诺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增持所需资金由其自筹取得。

 

  高管的增持与新国都急速下跌的股价有关。自今年6月3日冲高至上市以来的最高点77.78元/股之后,其股价开始下行,6月29日,该股股价最低下探至32.51元/股,累计10天跌幅最高达58.2%。

 

  记者发现,新国都也是沪深两市与互联网相关的股票中,自6月15日以来累计跌幅最重的一只,幅度达45.88%。

 

  该股票此前“履历”在199只股票属佼佼者:自2015年以来截至6月14日的股价曾翻了4.5倍以上,今年三次上涨发力时间点分别在1月底、3月中旬和5月初。

 

  如此“过山车式”的行情多家公募基金或许亲身体验到了。公开信息显示,五只公募基金在2015年第一季度“精准”重仓新国都。公司2015年首季报显示,广发聚丰、招商优质成长、富国低碳环保、富国新兴产业分别新进新国都的第四到七大流通股股东席位,华夏红利混合基金新进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席位。

 

  以此来看,若上述公募基金仍持有该股,则持仓市值或在6月大打折扣。上述增持计划并未改变新国都的下跌行情,在经历14.26%的振幅之后,新国都收盘跌3.07%。

 

  “上市公司发布包括增持在内的利好消息是好事,但市场下跌的惯性太大,因此作用不明显。”深圳龙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对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初灵信息也在同日晚间宣布子公司管理层增持30万股,自愿锁定一年;美都能源则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中安消也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而股票自6月29日起停牌。

 

  与上述彰显管理层对股票信心的措施不同,桂东电力则在6月26日公告顺应电力改革的相关举措。公司拟自筹资金5,000万元出资设立售电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不过6月29日,公司股票难逃跌停厄运。

 

  在2015年一季度新进为桂东电力十大股东的机构也不在少数。包括益民创新、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工银瑞信金融地产行业基金、厦门信托金伞7号新型信托、中邮核心优选、银华中小盘、富恩德(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富恩德仙多山基金1期均为新进的机构。

 

  “跟降准降息对市场的提升作用有限类似,上市公司发布利好的消息只能说减少股票下跌的幅度、延缓下跌的时间,但很难改变股票运行的趋势,市场真的走弱了,发布的利空消息是利空,利好消息还是利空。”一位在6月初就清空了除停牌股以外的其他股票的华南一家知名阳光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波上涨里头包含了很多机构抬杠的因素,机构联合上市公司管理层做起股价,但顺势做多会活得很好,逆势做多会死得很惨,资本市场历史有这样的案例,上市公司也好、机构也好,个体的力量有限,改变不了股票的趋势。”该阳光私募人士对记者指出。

 

  “重创”之后“主角”地位难保?

 

  上市公司发布利好尽管及时,但似乎并不足以“补救”大跌所受的“重创”。作为机构早早在年初号召的“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互联网+”、一带一路、国企改革概念助推了大批股票的上涨。然而,在未来市场走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对于下半年能否再次走高、回归投资“主线”,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机构人士对此有不同的意见。

 

  多位机构人士指出,近期市场的惯性下跌使得大多数股票都下跌严重,当然也包含了这几个概念板块中的股票,而这种惯性下跌和前期的涨幅过高促使三大热点板块跌幅明显,“这几个板块的下跌都在情理之中”。

 

  自6月15日以来,沪深两市进入“深跌”阶段。截至6月29日的十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已经分别累计下跌21.8%和31.3%,两市仅有55只股票实现上涨。

 

  记者通过choice数据终端统计,199只与互联网有关的股票中,有164只股票出现下跌,累计跌幅超过30%的股票有74只。除了新国都,在十个交易日内股票跌幅超四成的还有汉鼎股份、金证股份、先锋新材和三六五网,在6月15日之前,这几只股票的今年累计涨幅分别为2.1倍、4.61倍、3.7倍和3.26倍。

 

  一带一路作为今年国家的重要战略,在3月28日其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前后,相关板块个股曾备受市场推崇,但近期中证一带一路指数跌幅也落后上证指数。107只与一带一路概念相关的个股中,有65只个股累计跌幅超过20%。隧道股份、中国一重、中国一重等跌幅靠前的股票均在此前的1月1日到6月14日涨幅达152.66%、233.87%、160.79%。

 

  国企改革是2015年二季度机构重点部署的板块,尽管中证国企改革指数“跑赢”大盘,但回调趋势也很明显。123只与国企改革相关的个股中,6月15日以来累计跌幅达20%以上的有72只。

 

  对于后市热点主题的判断,吴险峰对记者表示,“感觉这三个板块还会是主流,在国内经济数据转好前,市场需要这些主题来提振信心,这几个主题都是国家政策改革的方向,相信长期仍有机会,但短期我们会偏向配置大盘蓝筹股。”

 

  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延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在三大主题中表现相对较好,仍然是下半年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但其他的主题可能会降温,“市场会不断出现新的主题来替代它。”

 

  前述华南阳光私募人士则表示出不同意见。他对记者表示,“互联网+”、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中是否继续成为下半年的投资主线,很多涨幅过高的股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过程,“当股票跌了,便宜了总比贵的好。我们现在看很多这些主题相关的个股还是贵的。”

 

  他指出,在“疯牛”阶段,市场不看“市盈率”指标、只看趋势,但一旦进入调整期,股票的价格与其价值是否匹配又会重新成为关注点。他认为,利好只能是一个影响因素,股票的市盈率、市值等多个指标将会重新成为选股的必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