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黑冠长臂猿由50多只增加到500余只

09.07.2014  03:51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9日讯     据调查,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辖区内,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5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500余只,种群数量占全球的50%以上,成为西部黑冠长臂猿重要分布地和保护地,被授予“中国长臂猿之乡”称号。
      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普洱景东管理局辖区内,保存着52.5万亩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完整、面积较大的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被外界称为“野生动植物生长的天堂”、“动植物基因库”、“天然氧吧”。该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长臂猿野外监测站,安装了网络监控探头,在以黑冠长臂猿、灰叶猴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栖息地、生态行为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成功习惯化野外长臂猿3群、灰叶猴1群,开创了不投食习惯化长臂猿的先河。
      景东“两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十分注重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的生活提高。着力种质资源培育,先后积累了种植红豆杉、滇重楼、石斛等培育技术,向周边社区推广。加大周边社区的扶持,实行生态移民搬迁,实施社区发展项目,“两山”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年收入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减轻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压力,促进了生态恢复和保护。
      近3年来,景东“两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到北京动物园、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上海等地开展了“保护长臂猿主题宣传月”、“拯救中国猿,让天籁之音不成绝唱”、“保护长臂猿,从我做起”系列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图片展、发放宣传单、PPT专题讲座、首发长臂猿纪念封等形式,让高校的师生们了解景东的明星物种--黑冠长臂猿,进而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景东县还正式将每年4月份的第三周确定为长臂猿保护宣传周,每年的4月22日确定为长臂猿保护日,每年开展以保护黑冠长臂猿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良好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美丽的黑冠长臂猿,吸引了美国华盛顿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西双版纳植物园、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数十学子,先后到保护区开展并完成黑冠长臂猿行为生态学、野外科学研究项目等相关学科的实习。还分别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楚雄师范学院签订了校外人才实习基地协议,共同致力于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
      为扩大“两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力,普及野生珍稀动植物种知识,更好地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日前,景东“两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申报创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武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