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年轻人”系列报道 何健:三年扶贫 一口乡音

26.06.2017  14:01

说话语速很快,做事雷厉风行,本是长丰人的他一口蒙城腔,“没办法,咱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说老百姓说的话,老百姓才能把你当自己人。”说这话的是省粮食局选派干部何健,现在蒙城县九里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何健鼓励村民开展蔬菜、瓜果、果树等特色种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了一批养猪专业户、食用菌种植户、西瓜种植户。图为何健到村民家的蔬菜大棚调研。

何健鼓励村民开展蔬菜、瓜果、果树等特色种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了一批养猪专业户、食用菌种植户、西瓜种植户。图为何健到村民家的蔬菜大棚调研。  

把发展的力量凝聚起来

全国扶贫战役打响以来,大批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大机关来到农村扶贫第一线,这其中,就包括80后的何健。

作为省粮食局机关干部,何健对农村工作熟悉,主动申请到贫困村任职时,他信心满满:自己懂理论,懂政策,只要把政策贯彻下去,按照科学的方向发展,不怕找不到致富路!

可没想到,到任第一天,迎接他的只有一阵稀疏的掌声,更多的是类似“省直机关来的年轻人,下来镀镀金而已”的冷眼旁观。何健暗下决心,要尽快改变干部群众对自己的消极认识。

要发展,就得摸清情况找思路。第一个月,何健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走访,全村老党员、老村干、村民代表、老上访户、贫困户全部拜访一遍,排查问题和矛盾,听取发展意见和建议,寻找破解贫困村发展瓶颈的办法。

那段时间,何健脑子里整天都在思考九里桥村的致富出路问题。一个月后,他撰写了进村入户调查报告,制定出三年任期规划和当年的帮扶计划,一幅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摆在了九里桥村全体干群面前。每天按部就班过日子的村民忽然有了奔头,“原来咱九里桥这样的省级贫困村,也能有这么好的前景!”

何健在调查中发现,九里桥村之所以发展得慢,根本在于历史遗留问题多,干群心思涣散,即使争取到项目,也不能顺利推进,导致恶性循环。

“要想把事干成,就要把大家拧成一股绳。”何健从抓班子、强队伍着手,劝退2名年老体弱干部,培养3名青年带头人,选配7名村民组长和1名大学生村官,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战斗力显著提升。

一个外来的干部,如何赢得当地干群的支持?何健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身作则”,“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多!”何健修订了12项村级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改变了以往村干部做事拖拉、办事推诿等不良风气。对于低保、民政救助、过渡安置、拆迁等敏感工作,集体研究做出决定,不搞“一言堂”。

“下派三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群众支持,愿意跟着你干比啥都重要。”何健说,自己去群众家走访,最爱听的就是那声“书记来了啊”,“老百姓的一句招呼,说明他不把你当外人。”

熟悉村情,才能理出发展思路。下派第一个月,何健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走访,将全村老党员、老村干、村民代表、老上访户、贫困户全部拜访一遍。

基础设施事关群众民生,经过三年大提升,当初连水泥路都没有的九里桥村实现了“六通十二有”,面貌焕然一新。图为何健与村民们一起修路。  

把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

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下一步就是发展产业。九里桥村是传统种植业区,只种植粮食作物、马铃薯以及经济价值较低的蔬菜。何健看到了蒙城县新开发批发市场的优势,鼓励村民开展蔬菜、瓜果、果树等特色种植,协调资金筹建120亩阳光蔬菜大棚,种植果树面积200亩,无籽西瓜300亩。

在他的带领和启发下,全村有了一批养猪专业户、食用菌种植户、西瓜种植户。到2016年底,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比上年收入提高10.5%!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老百姓的民生工程。何健先后争取水、电、路、光伏电站、村室改造等13个项目,总投资额度达2000万元。

投资600多万的“小农水”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彻底解决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局面;争取选派单位19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乡村发展和道路建设,会同农村路网工程,建设8.2公里水泥路;兴建了一所现代化幼儿园,解决全村300名幼儿就近入学问题;协调联系县供电公司,对全村供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整合20万元资金,对村级组织服务场所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提升村级服务功能;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为村主干道安装26盏路灯;由选派单位援建的60KW光伏电站和蒙城县统建的187.2KW也如期在本村落地,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8万元……

经过几年大提升,当初连水泥路都没有的九里桥村实现了“六通十二有”,面貌焕然一新。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这位戴着眼镜,面容憨厚的下派书记彻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走到哪,咱都能说,这是咱下派的时候干的,这成就感,不是在办公室写写文案能体会的。”何健黝黑的面容上挂着喜滋滋的笑,说话时一口一个“咱”,从口音到心气,都和九里桥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记者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