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引《宿松县志》主编和副主编“掐架”几年

28.11.2014  11:40

 

一本《宿松县志》引发了主编和副主编两个人长达几年的“掐架”:先是副主编牵头出书对县志进行“勘误拾遗”,今年3月主编又将副主编告上法庭,起诉他侵害自己的名誉。究竟孰是孰非,目前双方均在静待判决结果。

事件 县志主编和副主编“掐架”

2003年,宿松县启动二轮志书的编修,当地政府聘任了宿松县政协机关职工廖道安担当《宿松县志》的主编。2011年6月,188万字的《宿松县志》由黄山书社出版后,《宿松县志》副主编、宿松县地方志办公室职工廖理南却牵头编著了一本《宿松县志勘误拾遗》。

今年3月18日,廖道安以《宿松县志勘误拾遗》一书中有侮辱诽谤他的内容为由,向宿松县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要求廖理南停止名誉侵害,诉请收回并销毁已售已赠和尚未售完赠完的《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消除该图书的网上博客,消除在多家网上散布的侮辱诽谤原告的全部内容;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挽回影响;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等。

主编 有错误可批评但不能诽谤

廖道安说,2013 年 6月,《宿松县志》在全省地方志成果评奖的结果系一等奖。作为《宿松县志》的主编, 他还曾获得宿松县的奖励。

他表示,《宿松县志》在编修过程中要求严谨,如果内容涉及单位都需该单位签字盖章。“编修过程中难免有错误,正当的批评指正可以,但不能侮辱诽谤他人。廖理南是自己的房侄,以前还在中学共过事。”

廖道安说, 2013年3月,由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其实是一非法出版物,自己曾向相关部门进行过反映。

宿松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队长方李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上级部门鉴定《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是非法出版物,为此还曾组织过收缴。

副主编 只是学术层面的探讨交流

廖理南表示, 按国家目前新闻出版政策,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是香港书号,是非法出版物。“但《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所有作者,仗义执言,敢于担当,全部文章,求真务实,叙事说理。”廖理南说,《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其实是由自己牵头,实际参与“勘误拾遗”的作者近50人。

“我们编《宿松县志勘误拾遗》,主要是在学术层面进行探讨交流。虽然行文时,编著者有些情绪化倾向,但仍然没有超出就事论事的范畴。”廖理南表示, 《宿松县志》出版后,错误百出,知识差错、数据差错、史实差错到处都是。“像《宿松县志》中志首的《宿松县行政区划图》漏了4区38个行政村;钓鱼台的库容量,时而是9177万立方米,时而是6300万立方米。”

本报记者 蒋六乔

0

编辑:高勇

资讯标签: 宿松县志 宿松县志》主编和副主编“掐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