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在机制上下功夫

23.07.2015  10:45

        教育的均衡,节点在师资的均衡;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有一支数量适中、素养较高、结构优化、扎得住根的乡村教师队伍。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简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未来五年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差距作出重大部署。其核心是“让优秀教师到乡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近年来,合肥市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种种政策举措,广大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得以改善,经费保障不断提高,师德、师风更加肃正,队伍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战斗在一线的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1年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到2014年底,市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建成近4000套教师周转宿舍,为广大乡村教师“安居乐业”提供可靠保障。巢湖市、庐江县从2015年开始,计划3年时间全面完成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任务。市辖各县市启动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生活补贴机制,按片按类每月每个教师给予100元至4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同时,先后在市区优质学校建立了16个义务教育学科培训基地,集聚一大批省市特级教师、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年为各县市乡村学校送教送培近100场,足迹遍布乡村学校。多项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水平的距离,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别。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旧账”未清底,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涌现。一方面较高水平的乡村教师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优秀教师到乡村“下不去,留不住”,直接影响着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加重。如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师缺口较大,造成这些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现有的乡村教师队伍年龄普遍老化、学历普遍较低,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使得乡村学生“学不好,不想学”。乡村教师队伍“一高一低”现象逐渐形成“不良循环”:乡村优秀教师进不来、留不住——现有的乡村教师队伍教不好——乡村教育质量提不高——乡村学生大量流失——乡村“空壳学校”。无疑,长此以往,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阿喀琉斯之踵”,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能够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推动合肥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实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的要求,必须标本兼治,在制度机制上狠下功夫。

        一是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即坚持“师德为先,以德化人”,把学校建设为社会“首善之地”。二是建立统一的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和有效的乡村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科学规划、统一选拔乡村教师,既要缓解当前矛盾,又要着眼未来。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加快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三是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落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制度,职务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基层光荣,吃苦光荣、乡村教师光荣”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政策越优惠、荣誉越高尚”的激励机制,让广大乡村教师安心执教、安居乐业。四是建立和完善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交流制度和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机制。加大城区教师、城区学校到乡村学校支教援教助教的力度,完善城乡教育结对帮扶的考核评价制度,按下城乡教师交流的“快进键”。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培训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水浇在根上。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会有反复,波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我们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要有对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艰巨性、特殊性的清醒认识;更需要“久久为功”“抓铁有痕”的精神和勇气。

        (作者单位:合肥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