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调研:什么样的乡村可以“诗意栖居”

25.12.2017  17:37

休宁县白际乡村民在晾晒红薯干。近年来,白际乡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和500多年的红薯干加工传统技艺等优势,把白际红薯干打造成遐迩闻名的一种传统特色旅游食品。本报通讯员黄俊军摄

  乡村是千万农民现实生活所在。乡村建设既要保护传统肌理,也要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农民最缺什么,最着急建什么,就先解决什么,短板在哪里就先补哪里。

  ——乡村建设要优化布局,以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要务

  白墙灰瓦、长廊楼院,弯弯小径通到农家小院;休闲广场、百姓舞台、村舍花园,四座刚建好不久的公厕,分布在村子四周……

  12月13日,记者来到利辛县纪王场乡三和中心村,眼前的村庄在清冽的寒风中显得格外洁净。去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中心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了蜕变。

  修路、整治房屋、建公共设施,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一千万元,三和村焕然一新。

  最让村民称道的是小菜园。 70岁的村民王保星乐得合不拢嘴:“家门前小菜园种了包心菜、蒜苗、白菜,吃都吃不完。 ”“规划建设时依着地势和地形,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小菜园、小果园,符合农民生活习惯。 ”利辛县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陈安彪介绍。

  “最花钱的在这下面。 ”纪王场乡纪委书记刘雁踩了踩脚下的地告诉记者,“家家户户的污水全部入地,通过管网连接到村头的微动力污水处理厂,达标后排放到村旁的车辙沟里。

  “放出来的水干净吗? ”记者问。

  “可干净了,都是清清的水流出来进沟里。 ”王保星老人是位热心人,一直引着记者来到村头污水处理项目旁边。只见牌子上写着:“日处理60吨,造价约25万元,服务人口1200人,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据了解,以前家家户户的污水就是房前屋后直排,经常是脏水横流,没法儿下脚,现在污水下地,道路整治,菜园果园才建得起来。

  大多数村民认同乡村的空气好、人情味浓、生活压力小,未来5年还有较大的建房需求。大部分上了岁数的村民希望自己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养老。

  省村镇建设学会理事长、安徽省城建设计院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程堂明表示,当前,人居环境差是乡村最突出的问题,“农民最缺什么,最着急建什么,就先解决什么,短板在哪里就先补哪里。

  在程堂明看来,我省农村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皖北皖西农村基础较差,农村建筑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坯房,还处在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正在完善的过程中;沿江及皖南片区经济富裕,基本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完善阶段。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宋直刚介绍,我省已完成中心村村庄布点规划,确保中心村人居环境建设“不翻烧饼”,成为农村人口的永久居民点,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镇村体系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有机融合,让中心村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

  目前,全省已有5万多个自然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建成美好乡村的省级中心村有近两千个,市县自己建设逾千个,27个县区257个行政村开展了国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庄面貌大为改观。 2017年,我省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重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的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

  “美丽乡村建设不提倡大拆大建,要坚持合理规划布局,原址改造提升。

  ——乡村建设要多用乡土的办法办乡土的事,既要完善基础设施,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又要体现传承传统文化,延续乡村传统肌理

  离三和村大约几十公里外,有个诸王村,那里的村庄整治与三和村大相径庭。日前,记者驱车来到这里。

  这是一个由17个自然庄组成的大村,国土面积1.18万亩,耕地面积7429亩,有1200户5642人。通过规划,几年前诸王村采取建改并重,对基础较好的寨东庄等3个自然庄进行保留改造,其他14个村拆旧建新,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690亩、人口规模1200户的诸王中心村居民点,村里不仅有道路、供电、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配套学校、卫生所、文化站、金融服务点等服务功能,俨然一座集镇。

  由于拆并,村里还新增复垦了耕地850亩,流转土地6000亩,土地有了规模效应后产业非常兴旺,养牛场、蘑菇厂、合作社、家庭农场应有尽有。

  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后,来到35岁的村民林小兰家。午觉刚醒的林小兰告诉记者:“我家去年刚搬进这栋两层洋房,房子是村里统建的,六户为一组,一户200平方米,自己大约花了13万多元,现在住得比原来舒适多了。孩子上小学步行几分钟到了。而原来的宅基地则变成了耕地。

  由于村子里产业多,林小兰的爱人没有出去打工,就在家里做些蔬菜生意。 “一年有五六万元的结余吧,比外出打工少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 ”林小兰说。

  陈安彪分析认为,这种拆旧并新的村庄整治有利有弊。利,体现在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农业产业可以规模化、集约化,基础设施配套标准高,医疗、学校甚至金融服务点一应俱全。弊,体现在新村建设从零开始,投入太大,缺乏财力支撑,另外土地整治涉及每家每户的利益,推进难度太大,可复制性差。“美丽乡村建设不提倡大拆大建,要坚持合理规划布局,原址改造提升。 ”宋直刚说。

  铜陵市龙潭肖村,一个集合江南建筑特色和徽商文化的古老村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程堂明所在的设计院主持了龙潭肖村的整体规划设计。该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由于地处深山,古村落中徽派风貌独特且保留完整。龙潭河从村庄内穿流而过,村庄依地形散落在龙潭河两侧,大部分民居属皖南徽派建筑风格,灰墙黑瓦古民居,石板小径通幽处,更有古桥、古寨门、古道、古巷、古树、古亭散落其中。

  “对这样的村子进行规划建设,我们非常谨慎小心,特别注意处理好保与建的关系。 ”程堂明说,保的是传统记忆,改造建设的是人居环境,包括垃圾、污水、厕所以及公共节点的提升。所有的改善体现传承传统文化、复兴乡村文明的规划思想,延续传统肌理、完善基础设施、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漫步走在龙潭肖村口,“修旧如旧”“废弃瓦片的再利用”“原有斑驳墙体的保留”“当地石材铺地”比比皆是,为的就是守住原有的乡村风貌。

  “三分之一进城打工,三分之一留在家乡,三分之一在县城陪读。

  ——激活乡村力量,有人才有村,有人才有希望,吸引乡村能人,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在皖南农村采访,基层干部丁新志用三个“三分之一”形象地概括出当前的农村人口结构:“三分之一进城打工,三分之一留在家乡,三分之一在县城陪读。

  即使在皖北产业聚集的利辛县诸王村,村支书李绍发也说,外出打工的至少在20%。记者在三和村采访,满眼望去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在黄山采访,同行的市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胡毅力邀记者去拜访一位隐于黄山脚下的“新乡贤”——居住坑上村、网名“坑上老爹”的新黄山人。

  坑上村位置相对偏远闭塞,走过长长的山道,来到半山腰,一座碧波如镜的鸳鸯湖映入眼帘。 “坑上老爹”的家,就在这宛若仙境旁的湖边。

  “坑上老爹”姓张,年近六旬,学过画,走遍大江南北,有一天发现了鸳鸯湖仙境,于是告别城市,定居湖边。他和邻居合作,花了三年时间,依湖建了一座房子,窗户像一宽幅电影屏幕,尽览湖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美景。

  “坑上老爹”是网络达人,每天更新朋友圈和微博,诉说徽州的心情故事。一幅家门口随手拍的照片上,几只木舟横斜岸边,湖里鸳鸯惬意,远处青山翠林、白墙灰瓦、雾气缭绕,足以倾倒网络那边的城市人。“坑上村在我深圳的朋友圈里很有名。 ”“坑上老爹”的朋友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而来,了解坑上,带动了坑上的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如今“坑上老爹”不再是坑上村的客人,更像是坑上村人眼里的张老师,说着坑上村人能懂爱听的话。

  在黄山,像“坑上老爹”这样的外来居民越来越多。

  年近六旬的“坑上老爹”因美景而来,80后的方杰伟,则是乡村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29岁的方杰伟2011年大学毕业,在外打工多年,尝试过电子商务、家电销售、餐厅传菜员、广告设计等,2014年回到家乡。 “在大城市打工一个月收入有上万,但是我的内心深处还是想回家乡创业,所以在外选择不同的工作机会锻炼自己,外面没有我想要的生活。我的家在乡村。 ”方杰伟说。

  方杰伟如今在黄山市租了一个铺面,做茶叶生产和销售生意,同时还着手把村里的电商平台公司化运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坑上村的土月饼、笋干、葛粉、茶叶需求很大,2016年村里电商营业收入就有十来万元,盈利4万多元,今后我想把村里的电商平台做大做强,把村里最好的农产品送出山。 ”方杰伟说。

  据了解,原先的贫困村坑上村,2016年已经顺利整体出列,成功实现40户、80人脱贫目标。如今,村民们越来越有干劲,申报“徽姑娘”乡村旅游的客栈也越来越多,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眼看着逐渐增强。 “人有出去也有回来,村庄的发展是动态的平衡。 ”胡毅特别强调发展中人的因素,他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皖南的山水资源好,我们要激活乡村力量,包括把人引进来,有人才有村,有人才有希望。

  “城市文明可以反哺农村,带动乡村文明不断提升,并沉积形成新的乡村文化,这是一种螺旋循环生长的发展态势。

  ——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乡村振兴,不仅要完成旧民居的保护和改造,更应确立自我造血的脱贫机制

  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远离钢筋水泥“森林”,寻觅一处安闲恬静之地,安放下心灵最深处的乡愁,走石板路、发发呆、赶赶集、晒太阳……成为当下都市众多人闲暇的选择。

  来到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不由地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古今人们无穷的智慧。

  整个村庄被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环绕,整个村落由于房屋紧挨连片,且受地势约束,建筑呈依山节节高形态,住宅大都坐南朝北,小巷错落有致,远望去气势恢弘,跌宕起伏。村庄缘于历史避难,至今保持自然耕种,千年红豆杉、百余亩梯田美不胜收。

  2015年以前,不少老房子已经破烂,甚至倒塌。2015年,来自上海的一家公司租下30多栋闲置的破旧老房、猪圈等,投入几千万元完善村落的基础设施以及整体打造古民宿。祖源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而推动了村落保护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村民致富。

  “一幢幢旧民宅、危房如今已经改建成为特色民宿,祖源村也成了旅游、休闲、养生的梦乡村。 ”古民宿建设负责人是一位年逾七十的上海老人庞焕泰,他说,“梦乡村一方面是每个渴望回归的城市人的‘乡村梦’;另一方面,是村民就地致富的‘创业梦’。

  前来旅游的网友老K说:“从空间压抑、节奏很快的城市,通过现代交通工具一下快速切换到发呆模式,自然田园,视野开阔,原始生产劳作,给人感觉很好。

  “皖南的乡村旅游经历了从1.0到2.0,现在进入3.0时代了。 ”胡毅说,“1.0就是纯粹靠山水吃饭,2.0就是有了一些农家乐。咱们现在发展3.0,就是要靠格调和文化创意,将改造过的原汁原味儿的乡村田园风光呈现在世人面前,经久不息。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曾造访祖源村,对此评价:“乡村振兴,不仅要完成旧民居的保护和改造,更应确立自我造血的脱贫机制。如此,外迁和外出务工的农民劳动力,有望得以大面积回流。 ” 程堂明表示,中国自古是乡村社会,如今城市文明可以反哺农村,带动乡村文明不断提升,并沉积形成新的乡村文化,这是一种螺旋循环生长的发展态势。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冯珉、史力、田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