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释放何种信号?

27.04.2016  14:52

时隔五年之后,习近平再次来到安徽考察。不同的是,这次他是以总书记的身份前来。

革命老区扶贫进展如何?农村改革是否取得成效?这些都成为总书记 此次 调研的重要内容。在举国上下聚焦扶贫攻坚的重要时刻,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的关键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发表的重要讲话,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安徽一周舆情热点排行

(备注:舆情热度为新闻量、评论量、微博量、微信量与网页搜索量加权综合;监测时间范围为4月19日至4月25日)

重温“小岗精神” 将改革进行到底

4月24日,习近平花了四个多小时,从北京辗转来到被誉为“红军摇篮”的金寨县。总书记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走进大别山区农家,了解“农村脱贫特别是革命老区扶贫的真实情况。”

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9次国内考察,一半以上聚焦扶贫脱贫工作,多次前往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调研考察。可见,脱贫攻坚,是他心里最深的牵挂。

这次来安徽考察,也是习近平全国“两会”后,首次到地方考察,第一站就选在金寨县,意味深长。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此前,他曾公开表示:“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当前,全国贫困人口有5000多万,安徽300多万,占到全国十多分之一,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安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别山区扶贫压力尤为突出。

革命老区扶贫效果好不好?群众是哭还是笑?总书记通过实地调研,要了解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并对全国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在金寨,习近平不仅关心如何脱贫,还十分关心贫困群众致富问题。“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习近平强调,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

4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认为,总书记这一要求为进入决胜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实现精准产业定位,以精度来推动力度,是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中的关键抓手。

201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当场接受了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代表滁州人民发出的邀请,称会到小岗村走一走、看一看。

2016年4月25日,总书记兑现承诺,来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重温了中国改革历程。

在这里,总书记下麦田、进农家,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习近平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改的都已经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每一次改革都将可能是一次钻金砸石的“硬活”,是一场殊死争夺的“硬仗”。因此,在小岗村,重温改革历程,就是要续写30多年前那种不怕牺牲的改革精神,保持改革的锐气,打破利益固化格局,让全民共享改革释放的红利。

原标题:时隔五年,习近平再来安徽,释放何种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