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PPP模式专项基金"乐助常青"成立

07.07.2015  03:02

  合肥在线讯(杜怀才 周明洁 记者 李磊 文/摄)7月6日,在包河区常青街道,全国首个以PPP模式组建社会救助基金引导社工介入项目——“乐助常青”正式启动,该项目构建了“政府+基金会+社工+志愿者”四位一体的社会救助模式。今后,常青街道的困难家庭不仅可以享受政府民生工程的救助,还可通过“乐助常青”项目获得应急救助、照顾服务、心理疏导等关怀性综合救助。


“乐助常青”专项基金揭牌仪式现场

   救助特点:物质救助+关怀救助

  家住常青街道仰光社区72岁的魏家芳老人,与三级智力残疾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儿子身体弱经常住院,花费不菲。但因魏家芳有退休工资,家庭收入超出低保的要求范围,故不能享受低保政策。前不久,社工将他的情况反映给街道,随后街道确定情况属实后,将他纳入“乐助常青”专项基金的首批受益对象。

  据常青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魏家芳老人将会拿到一张“乐助常青”的红色救助服务卡及为其度身订做的综合救助方案。以后,魏家芳每季度可享受800元的现金和物质救助;社工和志愿者每周探访,提供打扫卫生、生活照料、家用维修等服务;专业心理工作室定期探访,提供心理疏导及特殊人群家庭关系构建服务;专业社工机构爱邻社定期举办针对特殊人群的丝网花编织等就业培训,并帮助其在网络公益销售平台上进行手工制品售卖。

  该负责人说,像魏家芳这样,既能在低保范畴之外享受救助,又能得到物质救助之外的关怀性救助,这是“乐助常青”项目最大的特点,这样综合性的救助实现了街道对贫困家庭救助的全覆盖。

   救助对象:覆盖全街道贫困群体

  据了解,“乐助常青”专项基金的主要覆盖范围不仅包括因突发疾病、事故等原因陷入重大困境的家庭,还包括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问题和困境的家庭,在就业能力和社交沟通中存在短板和障碍的困难群众,以及在生活照料等方面存在需求的困难救助对象等。

      目前,“乐助常青”专项基金已完成对常青街道困难家庭首批摸底调查,确定救助对象84户。在救助方式上,“乐助常青”专项基金对于突发事故的家庭可由专项基金先行给予快捷性应急救助,同时为其申请政策救助;对于需要关怀性救助的对象,由专项基金评估后通过购买社工服务、专业的社会咨询服务、志愿者服务等进行无偿救助。

  据悉,自去年国务院出台《社会救助暂行条例》以来,包河区常青街道开展了民生工程社会救助领域的一系列探索。此次专项基金的设立,是常青街道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拓展救助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广覆盖、多纬度的保障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权益,构建了常青街道民生工程社会救助新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