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人计划”专家的赤子之心——记安徽大学特聘教授丁宏强

12.12.2014  14:36
 

早年赴美,求师于李政道先生门下,先后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和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学位,并曾长期供职于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以及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现任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终身教授的丁宏强,四年前他又多了新的身份:安徽大学特聘教授,首位安徽省属高校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丁宏强教授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国外的研究环境和待遇肯定比在国内、比在安徽大学要好,为什么丁宏强会接受安徽大学的邀请?四年间,每年两到三次,每次二十多天到二个月,往返于美国阿灵顿市和中国合肥,这种奔波与忙碌对丁教授而言又是怎样一种体会?

丁宏强只是淡淡地说:“我是合肥人,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做些事,为家乡的母校做些事。”丁宏强就这样忙碌地穿梭于大洋两岸。每次一回到安徽大学,他便立即投入安徽大学的各项工作之中。

 

“我就是对科研很感兴趣,感觉很有意思”

 

受聘之初,丁宏强对在安徽大学的科研工作便已制定了清晰而长远的打算。此后,他针对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CCPR)上,丁宏强作为大会四位特邀专家之一作特邀报告。

此外,他还参与了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罗斌、汤进教授所在小组的计算机图像的识别研究。目前,丁宏强成功参与国家973项目,负责“面向高级脑机交互的视觉认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子项目,主要研究如何将人脑的高度认知能力与机器系统的快速运算及庞大存储能力有机结合,最终达到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的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人类对海量信息的处理速度。目前这已成为21世纪最活跃、最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当问及对丁宏强的印象时,周围的老师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用到“学术大牛”这一称谓,言辞之间,充满敬意。如此成就也源于丁宏强对专业的热爱和热心钻研。“我就是对科研比较感兴趣,并不是把它看做一种职业。闲暇时翻翻书,都感觉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丁宏强说,他对科研的热情源于对其科研领域的浓厚的兴趣和时刻充满的好奇心。

谢莹是丁宏强在安徽大学所带的第一位博士生。在跟随丁宏强在美国学习的一年里,她看到丁老师在实验室的时间非常多,他经常会从五楼的教师办公室到二楼学生实验室和学生讨论问题。让她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丁宏强对一个好点子的形容是“better than dreams”,丁老师对科研工作的激情让学生们深受感染。“我受丁老师影响,一周会有六天包括晚上都在实验室工作。每当遇到科研难题时,也喜欢用丁老师这样的干劲鼓励自己。”谢莹说道。

 

“学生的进展实际上是跟老师和学生的见面次数成正比”

 

“他自己水平高,又是一名好老师”。当谈到丁宏强教授时,江波这样评价道。江波,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博士生。2012年9月至今,江波在丁宏强的指导下从事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相结合的研究。两年的时间,江波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五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均在国际一流期刊及会议上刊载、宣读。其中有三篇就是在丁宏强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很多老师都只是给学生一些宏观的指导,但丁老师的指导会细致到学生研究的各个方面。“不同于理科,工科更多的是发明一些新的方法或算法。当我有自己的初步想法后,就会和丁老师沟通交流。丁老师是学术大牛,他可以在较高的起点上给我方向上的指导,并进行实验验证。”就这样,从交流想法到进行实验,再到最后的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江波都在和丁老师进行不断地交流和学习。在改论文的最后时间,有时丁老师远在美国,经常需要熬夜通过邮件帮学生把关。江波说,这让我很是感动。

在安大的日子里,丁宏强教授每天都会和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见面,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导师应该多和学生接触,学生的进展实际上是跟老师和学生的见面次数成正比。”当谈到和学生相处时,丁宏强教授眉宇之间表露出喜悦之情。虽然已是知名学者,但丁宏强对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却有增无减。

当然,丁宏强也会有严厉的时候。有时,他会在进行理论推导时,突然叫上一位学生上白板继续推导,要求学生们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有时,他也会因为学生对学术问题的考虑不周而发火。

就在几天前,谢莹参加了博士答辩,并最终顺利通过。“丁老师教给我的是,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去做的并不是一时的要求,而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地去做好。”谢莹说。

 

“建设一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大洋两岸来回奔波,留在安徽大学的时间毕竟有限,丁宏强很遗憾暂时没能在安徽大学组建一支研究团队。但是对学院的发展,丁宏强一直在思考,在行动。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计算机视觉、图像等方面拥有较为雄厚的实力。丁宏强受聘为安徽大学特聘教授后,大大加强了安徽大学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实力,也为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供了有力帮助。

在安徽大学的日子,丁宏强一方面积极与罗斌、汤进等老师开展合作,为其团队提供建议,帮助培养青年骨干和研究生;另一方面积极为学院引进人才。丁宏强为安徽大学的部分博士生和青年教师讲授一些有关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最新进展的课程,并指导他们的一些研究课题,帮助设计解决办法。

早在2011年丁宏强带领安徽大学博士研究生孙登第出席第21届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在这场世界公认的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上,由孙登第提交的论文成功入选,并在大会宣读。后来,孙登第作为引进人才留在安大任教。这两年,丁宏强还先后接待了陈思宝、赵海峰、张春燕等教师赴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作访学交流,并帮助学院引进留美博士张少杰。

 

谈及四年来的感受,丁宏强说,来到安大,对自己的科研方面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到哪儿都要学到一些对自身发展有作用的东西。”他如是说。成为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后,自己对计算机视觉研究得更多了,这实际上对自己的科研有很大帮助。现在,丁宏强正将其与自己原有的研究方向相结合,使研究更具实用价值。

对接下来的工作,丁宏强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时间在安徽大学研究学习,多和老师、学生交流,逐步建立起一个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学生记者莫赛 新闻中心 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