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阳光权之争”:手续齐全,怎盖出侵权建筑?

24.12.2014  12:47

  合肥融科城·融和园在建高楼遮挡附近多个小区部分住户阳光一事,经本报连续报道后,引起涉及业主和广大读者共鸣。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融科城·融和园的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齐全。然而,为何会建出侵占周边居民“阳光权”的高楼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手续齐全,但其中因为缺乏监管,一些程序和报告由开发商直接参与或承诺,比如“日照分析”报告,只凭借单方面出具承诺书请单位鉴定即可;又比如,在没有施工许可证情况下,提前施工。

  手续都合法吗?

  “他们无论是日照还是建筑间距都是满足的,审批的程序是合法的”

  融科城·融和园建设是否手续齐全?记者走访了多个部门。

  记者从合肥市经开区建设发展局规划处了解到,紧邻石笋路南侧盖起的融科城·融和园,共有9栋高层住宅和一栋4层的商业建筑。

  合肥市经开区建设发展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商合肥联创智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已经提交了日照分析报告,结论是“融和园和周边各建筑满足大寒日日照两小时”,“如果不满足,我们肯定会让他调。就是因为他提供了日照分析报告,且满足条件,我们才给批的。”

  经该处审核,九栋高楼中的五栋于今年3月4日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另外四栋也于今年8月29日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发证机关是合肥市规划局。

  “其手续肯定是齐全的,不然不可能开工建设的。我们也接到四周许多业主投诉,业主的心情我们也是理解的,对他们确实有影响。但是按标准,其在大寒日满足日照两小时就是可以的。他们无论是日照还是建筑间距都是满足的,审批的程序是合法的。”合肥市经开区建设发展局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

   有质疑怎么办?

  “我们只看日照分析报告,如果有不同意见,(业主)可以申请复核”

  记者在《融科城·融和园及周边建筑日照分析咨询报告》上看到:合肥联创智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诺对设计单位出具的《日照分析报告》中所提供的日照分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及日照分析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否则,我单位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也就是说,开发商自己请有资质单位出具《日照分析报告》,并出具承诺书,承诺对该日照分析负法律责任,然后向规划部门出具该《日照分析报告》即可。而相关部门并不会再请第三方检验。

  “如果四周居民对该《日照分析报告》有异议,可以向经开区建发局提出请第三方重新鉴定。”12月18日,合肥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对于《日照分析报告》只要求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提供一份承诺书,“日照分析必须要通过软件检测,但其分析的结果是一种模型分析,并不是实际测量,我们也遇到过,符合日照分析,但实际确实没有阳光的情况。”

  为何居民实测日照时长与报告相差甚远?

  对此,合肥市经开区建发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只看日照分析报告,如果有不同意见,(业主)可以申请复核。”对于具体哪个部门来复核?这名工作人员表示,“经开区建发局管不了,要业主自己去找人(公司)。”

   日照分析靠谱吗?

  “日照分析只是建立在一种模型数据上,确实会和实际情况有误差”

  合肥市规划局法制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合肥市规划局颁布的《合肥市控制性纤细规划通则(试行)》规定,建设楼房需要做“日照分析咨询报告”。然后通过软件演算得出:其他建筑及周边建筑的“大寒日日照时数大于等于2小时(8:00~16:00)日照量”。这是规划建设的重要条件。

  记者从合肥市规划局法制处了解到,日照分析只是一种模型分析,并不是实际测量,《合肥市控制性纤细规划通则(试行)》规定对于检测范围作出了规定。这个规定简单来说就是,“东西走向最大不超过50米、最小不小于30米和南北走向不超过100米”范围外的建筑,都不在日照建模分析之中。

  简单举例来说明,假如A楼影响了B楼上午的全部日照,而C楼影响了B楼下午的全部日照,但A楼和C楼相聚较远,出具的日照分析报告会显示:B楼上午日照满足2个小时以上日照量。

  “日照分析只是建立在一种模型数据上,确实会和实际情况有误差。”合肥市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样的日照分析没有意义,也失去了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完全是建立在模型上的,完全不考虑实际的影响。融科城·融和园东西走向200多米,这样的高层建筑群完全遮挡了四周阳光,却可以通过《日照分析报告》,这本来就很讽刺。”和谐家园小区居民刘先生气愤地说。

   法律有何规定?

  “建造建筑物,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为了维护阳光权,业主张先生花了半个月时间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张先生说,《物权法》第89条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而按照《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日照标准指“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这其实是说,在做日照分析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周边建筑的影响,而不能只依据‘东西最大不超过50米、最小不小于30米,南北100米以内’,必须是所有的叠加,能够保证周边居民有2个小时太阳。”合肥市一名熟悉建筑领域的知名律师说。

  “每一户都应当满足大寒日日照两小时,每一户的采光权都不能忽视。”相关专家表示:“‘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中对于建筑间距和日照要求是最低规定,只能作为批准规划的参考数字。”

  “我们希望融科城能够按照法律规定,不违法违规盖房子。我们不是要赔偿,而是要阳光。”许多采光受影响的业主纷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