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举办“求是奖颁奖典礼” 杨振宁携夫人参加

19.09.2015  19:57

杨振宁与夫人翁帆牵手步入会场

杨振宁与夫人翁帆在会场密切交谈

杨振宁给获奖者颁奖

探月总工程师孙家栋

安徽网讯  9月19日,由香港求是基金会主办、中国科技大学承办的”2015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

求是基金会创始人查济民先生长女查美龙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施一公,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万立骏,以及部分往届求是奖获得者和中国可达师生代表等约300人参加了庆典。颁奖典礼由万立骏校长和查美龙女士致辞开始,由基金会顾问杨振宁先生致辞谢幕,颁奖、艺术欣赏和思想交流环节穿插进行。

2015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授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亭栋教授。张亭栋教授是使用砒霜(三痒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他与合作者便开始对当地中医所使用的药方进行细致的探索与研究。从1973年至1979年与合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与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进一步开展研究。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痒化二砷是药剂中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成分,而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在此之前,尽管含砒霜的制剂曾经在中外用于一些疾病治疗,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砒霜单独用药能否治病、对什么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张亭栋的成就是我国在单体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认的屈指可数的成就之一。他的发明通过与合作者的研究生在1990年代后推广全国,其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今天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在连续三年空缺之后,今年颁给了来自厦门大学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研究团队。该团队1995年由夏宁邵教授在厦门大学创建,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我国疫苗领域重要的创新团队。他们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研制出重组类病毒颗粒(VLP)疫苗,在真核表达系统之外开辟了疫苗研究的新途径。“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始于1995年,旨在表彰在基础性、公益性的科技活动中作出重大贡献并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团队。

2015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明明,清华大学焦雷、李雪明、沈渊,北京大学孙栩,浙江大学柏浩、王立铭,复旦大学孔令欣,上海交通大学丁最廷,中国医科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石磊等十位青年学者。1995-2001年,基金会设立了“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为一批优秀青年学者安心科研,迅速成长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座位基金会战略转型的举措之一,基金会于2013年启动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项目,专门奖励回国发展的世界级优秀轻男科研人员,旨在为中国一流大学引进海外最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提供帮助,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在评奖机制上,新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也引进了与国际水平一致的做法。

自2013年开始,一年一度的颁奖典礼不仅是一个科学的盛会,同时也是求是之家成员聚会的重要时刻。店里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杰出科学家的颁奖,向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倡导科学精神:二是通过颁奖活动将强学者之间的交流,并有效地奖这种思想交流传播到社会上去。因此,和往年一样,围绕颁奖典礼特别安排了两个环节的深度讨论。

第一环节主为“颠覆前路?科学家与创业者”的panel    discussion(小组讨论),安排在颁奖典礼的后半部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冬、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等刘伟科学家和业界精英同台纵论,探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家和创业者新的定位的可能性。

第二环节是求是基金会首次与未来论坛合办的“求是未来论坛”,安排在颁奖典礼之后。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量子革命.现代物理启示录”,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等六位著名科学家和企业界精英作为论坛嘉宾,交流讨论现代物理学最活跃的研究前沿领域质疑量子信息科学的若干原理、现象、进展、应用,让其他专业方向的与会科学家和广大受众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与前景、基于与挑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切入点,研讨对科学家和创业这来说,创新意味着什么,技术和产业创新如何与基础研究相辅相成、并驾齐驱。 

藕荣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陈牧  卞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