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好人任影:双手畸形双腿瘫痪18 年乡村任教

17.02.2016  09:06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放学了, 任影在校门口送学生。

新安晚报 安徽网(www.ahwang.cn)讯 每天坐在轮椅上,用一双肌肉萎缩的手紧握一根绑着粉笔的木棍, 在黑板上板书育人,她就是临泉县城关镇希望小学校长任影。这位 21岁时因严重类风湿疾病而导致双手畸形、 双腿瘫痪的女教师, 18 年来一直以这样的方式, 在自己创办的 “希望小学” 里传道授业, 像一位折翼的天使, 托起乡村教育的希望。

不放弃就有希望

1966年9月出生在临泉县邢塘镇任庄村的任影,从小就聪明好学,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18岁那年,任影成为全县考取省重点中学的3个女生之一。

然而,一场厄运正悄悄地向她靠近。读高二时,任影患上了被医学界称之为“不死的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尽管双手开始萎缩,双腿走路已十分吃力,但她还是坚持读完了高中。高考成绩远远超过了大学录取分数线,但高考后不久,她就瘫痪在床,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

所有的理想、憧憬瞬间变得遥不可及,正值花季的任影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在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后,任影选择活着。她坚信:“不放弃就有希望!我要有意义地活着!”她开始边自学边给村里的学生无偿补课,继而萌发了办学的念头。1998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任影利用家里的空房屋开办了学前班。开学那天,有24名学生报到,平均年龄8岁。

再苦我也能忍受

人们很难想象双手畸形、双腿瘫痪、胳膊不能抬高的任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板书。粉笔太短,轮椅太低。学过医的任影想到注射器跟圆珠笔一样,能够前后拉伸,就自己发明制作了一个板书工具:在一根带有凹槽的细木棍一端套上一个注射器外壳,再在注射器外壳里装入粉笔,这样就做成了推拉自如的“加长粉笔”。

有了笔,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为了驾驭这支特殊的粉笔,任影刻苦练习。胳膊肿了,手磨出了血泡,她都没有放弃。“只要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再苦再痛我也能忍受。”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第一届学前班的学生毕业了,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纷纷找上门,恳求她继续办一年级。看到家长们信任的目光,任影又动员父亲新盖了两间教室。第二个新学年,不但学前班招了26个孩子,一年级还增加了邻村的11名学生,任影给学校起名为“希望小学”。

18年来,希望小学的教室盖了又盖,学生越来越多。为了符合社会办学条件,任影借贷几十万盖起了两栋教学楼。2007年,她创办的小学被临泉县教育部门纳入城关镇管理,并更名为“城关镇希望小学”。如今,学校已拥有9个班级,近400名学生。

人生没有阴雨天

“只要心中有太阳,人生没有阴雨天。”这句话是任影的座右铭。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学校,她通过自学,完成了社区医学专业课程,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中级游戏师等证书,还取得了教育管理专业大学文凭。

在日常教学中,任影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也传播着做人就要做好人的人生信仰。在学校里,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遇到困难互助友爱的感人画面,看到那些留守儿童的阳光笑脸。

对学生,任影倾注了一腔热情,对乡亲,任影传递着一片爱心。减免家庭困难学生的学费、帮助乡亲出谋划策、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与戒毒人员谈心励志……身体羸弱的她,始终保持着温馨的笑容。

任影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2010年9月10日,时任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作出批示,号召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向任影同志学习。她也先后荣获了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安徽省第二届道德模范、全国最美乡村教师、CCTV2011十大三农人物、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多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