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里的合院研究生

01.06.2017  08:52

2015级环境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刘文昭、窦卫军访谈

故事还要从2015年的金秋说起,那时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签订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由此启动学院与高水平院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双方实行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

作为第一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2015级环境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刘文昭、窦卫军成为了这一新型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在经过为期一年的理论课程学习后,他们在2016年7月踏上了前往位于北京的火车,抵达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后,分别师从于曹宏斌研究员和万印华研究员团队进行研究生项目学习、学位论文创作。   

2017年5月,当记者联系采访时,刘文昭正在筹备学术论文。此时的他们,在经过新环境的历练之后,相比之前更多了一丝沉稳与张力。刘文昭坦言,在得知自己即将去中国科学院做实验时,内心是无比激动的,“恍如隔梦”般地就进入一个国内顶尖的科研平台。作为第一批联合培养的学生,面对前路的未知也多出了一丝忐忑与不安。好在一切陌生与不熟悉都是可以适应和克服的。

初到过程所,每天准时准点的打卡上班制度和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高强度实验的生活状态,强迫他们调整自己,迅速进入状态。不过,现在的他们已坦然的说,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果然,时间是一剂良药,可以调整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人。

   

   

   

如今,到研究所已经快一年,刘文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领会了怎么去做一个实验,怎样去做一个中试和项目,也看到了环境工程专业真正的用武之地。最大的改变就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和大量的仪器操作,动手能力大大的提高。跟随优秀导师的学习与师兄师姐的探讨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站在国内顶尖平台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这无疑得益于每一次实地实验的历练。刘文昭向我们回忆起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实地试验经历。

那时,初到实验室,曹宏斌和宁朋歌研究员便安排刘文昭到河南义马气化厂进行中试实验,在那里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含酚废水处理,为期近四个月。也就是在那里刘文昭真正领会了怎么去做一个实验,这也为他后期的研究生课题选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到论文,刘文昭表示现有两篇论文已投期刊,同时对于论文的写作技巧方面,他建议学弟学妹们首先要有大量的文献阅读量,然后要有清晰的实验思路并构建文章的框架,这样才能写好一篇文章。

在联合培养过程中,除了工作与学习之外,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给予他们帮助的导师和师兄师姐。在谈到自己中科院的导师沈飞时,窦卫军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沈飞老师是过程所的青年骨干。近几年,由他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科基金、“863”课题及一系列横向课题。他知识经验丰富,为人非常谦和。到所里的当天下午,他便邀我在所里散步,期间向我介绍过程所的历史、所里的自然环境以及关心我来到北京的生活情况。当然,最重要的是鼓励我踏实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取得辉煌的成绩。”面对导师的高度期望,窦卫军暗自承诺,一定要在科研上取得一番成果。在接下来的日子,窦卫军便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一边自己精读文献,一边定期与导师进行讨论。

众所周知,合肥学院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实行“1+0.5+1”培养机制及双导师制,第一年在合肥学院,在校内导师的指导安排下完成人才培养中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面一年半,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制定实践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思路,学生到校外导师所在单位或企业,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对于“双导师制”,两位同学以亲身经历给予高度认可与支持。刘文昭的校内导师是化工系董强主任,校外导师是中科院过程所曹宏斌;窦卫军的校内导师是化工系刘俊生教授,校外导师是中科院过程所万印华。对于他们来说,“双导师制”的实现打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培养学生、提高办学水平的多赢。高平台拥有的先进仪器和大量的博士人才,能够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也有更多发表文章的机会,同时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份“意外的惊喜”,窦卫军说,能够有这么高的平台锻炼自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作为合肥学院与中科院过程所联合培养的第一批硕士,窦卫军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两点:一是要最大化利用时间,查找文献,阅读文献,总结文献,文献就是最好的老师;二是不懂则问,切勿不懂装懂,否则浪费的则是自己的时间。作为第一届的合作生,他们的经历也为后辈们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宣传部 研究生处 学生记者王媛 盛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