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为水面浮油清理添“利器”

02.07.2014  10:33

  频繁的石油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带来巨大破坏。记者7月1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俞书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与丁航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在清理回收水面浮油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今后人们可以像捕鱼一样收集水面浮油。该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

  在处理石油泄漏事故中,商用撇油器处理粘度较大的重油非常有效,但对于粘度较小的石油,由于其扩散面积大、油层薄等特点,很难利用围油收集方式来清理。而采用分散剂、微生物富氧化以及燃烧等手段,不仅对生态环境带来二次破坏或污染,而且浪费日益短缺的能源油品,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来高效清理并回收水面低粘度浮油和不溶于水的碳氢化物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多孔疏水亲油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油水分离性,但这些材料吸油容量有限、消耗量大,且材料运输、播撒、回收均存在较大困难,阻碍了新材料的商业化进程。

  中科大科研人员提出将疏水亲油海绵与自吸泵相结合的新思路,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浮油收集设备,能在水面上连续而且高选择性地收集水面浮油。研究发现,该浮油收集设备的关键部分是疏水亲油海绵,其独特的相互贯穿的大孔结构,使油能在海绵内部快速流动,同时也阻碍水的浸透。研究团队还利用流体力学理论模型,证明了该浮油收集设备的工作原理。

  研究人员介绍,这项成果将大大减少疏水亲油材料的用量,省去浮油回收操作,降低浮油清理与回收难度和成本。在将来应用中,这种浮油收集设备可集成为一张浮油收集网,浮油收集船可拖曳着这个具有无限吸油容量的“大网”,像捕鱼一样收集水面浮油。此外,该材料还可折叠起来,作为油轮和海上钻井平台的应急设施,以便快速处理原油泄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