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奥、中瑞、中法三项应用型高等教育国际学术研讨活动

20.11.2018  21:11

为推进应用型高等教育国际学术比较研究,推动中国与欧洲地区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合作发展,全面促进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应用型建设步伐,作为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单位,合肥学院积极分享在欧洲的教育合作资源,引领国内应用型高校对接开展该领域内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及国际合作。

11月8日至11月17日,按照教育部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部署,合肥学院联合奥地利、瑞士及法国相关高校及高校联盟,顺利举办“第一届中奥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瑞应用科学大学研讨会”及“中法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三项学术研讨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担任团长、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担任学术团长,国内25所院校机构43名代表组成中国高校代表团参与了上述三项会议。

   

第一届中奥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

11月8日,作为中奥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背景介绍环节,奥地利欧亚太大学联盟(EPU)主席沃尔夫-迪特·劳什教授及维亚纳大学相关工作人员为代表团举行了学术讲座,重点介绍奥地利教育体系及其高等教育特点,为之后的研讨会环节奠定了基础。

   

   

   

11月9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肥学院及奥地利克雷姆斯应用科学大学承办的第一届中奥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克雷姆斯应用科学大学1680年建造的古老学术报告厅内举行。奥地利克雷姆斯应用科学大学校董卡尔·恩斯菲乐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分别致辞。恩斯菲乐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合肥学院为本次会议的筹备付出的努力,期待与合肥学院在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进一步合作。周燕在致辞中肯定了合肥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单位,不断开拓和引领国内应用型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牵头作用。

   

   

在之后的主旨报告环节,蔡敬民代表中国代表团详细介绍了中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应用型高校建设及相关联盟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克雷姆斯应用科学大学校长伊娃·维尔纳教授重点介绍了奥地利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色、属性及质量保障。奥地利学术交流中心(OeAD)代表介绍了奥地利高等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国际交流项目情况,并期待支持中奥应用型高校参与项目合作。在下午举行的大会实践环节,代表团参观了该校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中心,并听取了两个研究机构负责人关于应用型高校在支持企业产品研发、认证及生产环节中,如何通过应用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引导组建实践性教学人员队伍、完善实践导向教学内容,达到应用型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成。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副理事长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张洪田教授结合学校自身发展,介绍了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线的中国特色应用型高校发展之路。

恩斯菲乐校董在总结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和路径,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的案例,引领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更大范围内实践应用型发展的目标。蔡敬民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本次交流为中国高校代表团拓宽了视野,也为两国应用型高校间增进了了解、架起了桥梁,期待将该研讨会办成可持续性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台。

   

   

   

第三届中瑞应用科学大学研讨会

11月13日,中国高校代表团赴瑞士参加由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瑞士库尔应用科学大学及合肥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瑞应用科学大学研讨会”,这也是合肥学院第三次参与承办该项活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库尔应用科学大学理事会主席布里吉塔·嘉定特教授、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参赞席茹及瑞士格劳宾登州政府代表致辞。席茹在致辞中感谢合肥学院对本次会议的精心筹备,并评价合肥学院是我国开展与瑞士高校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中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为中国地方高校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在之后的主旨报告环节,蔡敬民代表中国代表团详细介绍了中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总结了三届中瑞会议在学术上的影响及对中瑞应用型高校合作的促进作用。瑞士联邦教育、研究与创新总署国际关系负责人贝亚特雷希·法拉利报告介绍了瑞士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并重点就瑞士应用型高等教育及其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述。库尔应用科学大学校长约尔克·凯斯勒教授从大学发展战略、结构及文化角度出发,阐述了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路径和前景。黑龙江工程学院校长张洪田为两国代表阐述了中国高校坚持需求导向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分别设立应用型高校教学、应用型科研及应用型高校管理三个主题小组。以来自瑞士各高校代表及北京城市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成都大学、贵州理工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等中方高校代表分别进行引导报告陈述,小组内参会代表全员主题讨论的形式,紧密围绕两国应用型高校在三个领域内的重点关注与典型区别进行了对比和了解。

   

   

在大会总结环节,各小组主持人就各组讨论情况和结果进行了汇报。凯斯勒校长在总结中,从实践导向、创新驱动和科研引领三个方面对应用型高校教职员工发展、教学开展及内外部合作三个关注点进行了交叉阐述,为两国代表启发了思维、拓新了理念。

   

中法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

11月15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合肥学院与法国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大学联盟(UBFC)联合举办的中法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法国贝桑松举行。这是继2017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期间“中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论坛”后,两国高校再一次就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研讨。大区大学联盟主席尼古拉斯·夏夜教授、大区议会及教育局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分别致辞。尼古拉斯·夏夜主席在致辞中表示,该大区始终坚持在与安徽省的友好伙伴关系上,不断拓展与合肥学院及中国其他高校的教育合作,感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合肥学院此次组织并率领庞大中国高校代表团来法进行学术交流。大区大学联盟会敦促联盟内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各工程师学院以开放的姿态,借助这一会议平台,促成与中国应用型高校的全方位交流。周燕在致辞中感谢了合肥学院国际合作资源与经验的广泛分享。

   

   

在之后的大会报告环节中,蔡敬民代表中国高校代表团向法国高校代表介绍了中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并期待两国在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加深合作。尼古拉斯·夏夜主席介绍了大区大学联盟以“联合科研项目合作、开展国际交流”为目标的成立背景,并重点介绍了法国高校在应用型促进方面的特色做法及优势。大区工程和管理项目协会、内韦尔交通和汽车工业工程师学院教授曹玉军博士介绍了法国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点及与企业的合作。

当天下午,大会实践环节中,代表团前往贝桑松市城市政府联盟教育处,深度了解了该大区高校与周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项目情况,特别是高校在该大区农业食品、微技术、未来车辆及健康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扮演的创新驱动角色。

参加本次会议的法国代表主要来自该大区大学联盟高校代表、法国区域科技创新计划(ISITE-BFC)相关项目负责人、高科技和跨学科研究工程和创新项目(l’EUR EIPHI)负责人及各学院教学人员代表。

通过上述三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单位,合肥学院拓宽了与德语区除德国以外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代表着中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高水平和新趋势,通过国际资源与发展经验的共同分享,引领中国应用型高校进一步迈出了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国际交流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