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为媒体融合发展高度“定调”

25.08.2014  18:03
      8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意见》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这一文件给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定调”,这被媒体及众多业内人士解读为是对传媒业的重大利好。
  这一消息也带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回应,8月19日,传媒板块表现强势,其中粤传媒、华数传媒、新华传媒、出版传媒、浙报传媒、人民网6只个股涨停。
  从年初至今,宣传系统的高层领导不断为刚刚通过的《意见》进行预热。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谈到了这个话题;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了具体部署。对于这一重大政策,一些媒体专家及学者纷纷发表评论,进行解读,有人欢呼叫好,有人稍显悲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表示,不论从哪方面看,中国政府拥有雄厚的传播手段和受众市场,但是影响力、渗透力、公信力始终有限。长期以来,民众一直缺乏一个有效表达的平台,没法有效沟通信息、有序汇聚意见,媒介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是处于薄弱地位的,是跛脚的。所以,传媒变革势在必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认为,中国媒介融合的关键问题:一是舆论引导能力如何加强的政治问题,二是新型产业模式的探索问题,三是新闻生产流程改造和品质提升的问题。张志安指出,如果政府希望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单纯靠几家中央级或省级主流媒体是不够的,中央媒体的融合转型很大程度还是政策驱动型的,而新媒体最终需要资本认可、市场导向,所以政府要采取不同政策来扶持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大众媒体和精英媒体、主流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的转型。中央媒体可以从资金上获得更多支持,而专业媒体应该得到更多的报道空间、更宽松的投融资政策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何镇彪则认为,“由总书记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来提出党媒改革与发展方向,我理解是因为媒体改革大大落后于上层期待。党媒再不改革,失去的就可能是阵地和民心。同时,经营的滑坡反映的更是技术手段和对受众需求把握和满足的大问题。媒介融合,其实是一种责成。
  《中国记者》值班主编陈国权对中央定调媒体融合有更多期待,他表示,“新型主流媒体”既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应该有相应的扶持及支持方案方针出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通过媒体融合实现“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小打小闹,运作一个个的小型媒体项目尚且可以,但要真正形成影响力,要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不辜负党和国家寄予的“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厚望,则还应在体制、机制,特别是资金、政策上进行非常给力的扶持。
  知名媒体人罗昌平认为未来的新旧媒体格局将更多元,“新媒体国家队强势启航,今后的舆论高地大概就在国家队与网络寡头手里,不会给民间创业者太大的空间。如果给你选择,是国家队?还是网络寡头?或者没有赢利可能的独立媒体?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报业集团等几大党媒加速向新媒体挺进步伐,相继推出新闻客户端等数字产品,抢占新话语阵地,是媒体融合的最好诠释。此次中央高调倡导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则为未来的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期待有更多的破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