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新常态 新理念 新举措

23.01.2015  17:4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莉莉     

  新的发展阶段,安徽如何积极看待和有效适应新常态?又将如何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前不久,带着这方面的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韶春。

转型升级已成主旋律   

    张韶春在采访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是对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对经济运行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表明了中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心和信心。        张韶春表示,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意味着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主旋律,主动作为才能锻造更强的韧性、更大的潜力、更广的空间。“结合安徽实际,新常态下,推动安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克服惯性思维,坚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加速促进科教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区域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张韶春强调。

推进经济提质增效       

安徽将如何积极适应新常态要求?对此,张韶春表示,安徽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推进经济提质增效。新常态是一种体现进步的发展态势,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对安徽来说,要以更大幅度提质增效、更快速度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平衡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逐步缩小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的差距。既要了解全国的发展态势,又要深刻认识安徽的基本省情,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进一步加快转型步伐,努力追求一个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一个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一个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一个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深入落实主体功能规划,打造特色区域品牌。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大力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努力实现皖江、皖北、皖南和皖西四大板块分工协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是明确主体功能导向。按照适应性开发、保护性开发、节约集约开发、有序开发和协调开发的原则,引导各地调整开发内容,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努力构建空间有序、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江淮新家园。二是促进特色发展。皖江地区要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探索新路径,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带。皖北地区要着力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实现人口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皖南地区要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促进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皖西大别山区要坚持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并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健全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财力支持机制,建立完善流域、森林、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以市场行为为主体的符合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利益导向机制。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研究制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找准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要找准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推动高成长性产业与主导产业良性互动。把培育高成长性产业和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鼓励开展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加快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二是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当前,安徽工业强省和服务业提升已经到了相互促进的关键阶段。要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推进制造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业企业拓展增值服务,向研发、设计服务扩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制造化,加快合肥、芜湖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建设。三是推动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良性互动。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高度重视质量和品牌建设,大力培育名品、名牌、名企、名才、名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塑造安徽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品牌。 

      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全面推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分步推进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进城人口“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并轨统筹。二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安徽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省,要围绕“人、钱、地、规划、建设、管理”,在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着力破解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制度障碍。三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面参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建设,围绕空间布局、产业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动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培育一批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城市组团和一批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中小城市。     

  促进高端要素集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步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精准谋划,务实推进,抢高占先,切实推动综合交通、开放合作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打造皖江黄金水道,全面提升安徽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加快建设高等级航道网和沿江港口群,推进建设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通铁路网,完善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网,优化机场布局,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和过江通道建设,全面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深入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建设长江中下游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探索实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模式。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积极承接高端制造、高新技术和服务贸易转移,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加速长三角通关一体化进程,加快合肥综合保税区建设,推进芜湖出口加工区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市申报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三是以深度融入长三角为重点,探索建立互动合作机制。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协作体制机制。围绕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等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实质性合作。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加快改革步伐。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清轻重缓急,明确先后顺序,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主要包括:把握改革重点,统筹改革与发展,凝聚改革合力。  (12月11日中国经济导报B3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