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钟史》在安徽合肥发布

10.10.2014  08:30

  近日,《中国水钟史》新书发布会在中科大举行,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安徽等地50余名科技史专家出席发布会。

  水钟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中国水钟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是著名科技史学家、中科大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资深教授李志超的原创学术专著,分为上、下篇。上篇“从刻漏到自动化水钟”,以漏刻计时技术史为基础,着重阐述水力驱动的时钟和天文钟全史,从东汉张衡的水运浑象直到元代郭守敬的大明殿灯漏,终止于西洋自鸣钟的输入;下篇“水运仪象台”,重点介绍北宋苏颂创制的水运仪象台,该仪器是具有世界科技史意义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新书提供了现代复原设计所必需的诸多细节结构和尺寸。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