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谷”从合肥扬帆远航

27.09.2015  07:55
  动一动嘴就能让手机帮你打电话、实现电视频道的随意切换,今后或许还能让会说话、能思考的机器人参加高考……语音技术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重构人们对于世界的想象。

  从最初的语音翻译到现在的语音遥控,再到未来的超脑,语音技术正走向成熟,终端产业正迎来一波以智能语音控制为特色的全新革命。

  滚滚浪潮中,合肥成为擎大旗者。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企业,在语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应用领域一路创新、一路开拓,成为中国语音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志存高远。正如科大讯飞的理想“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合肥也在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声谷”,奏响中国最强音。

  一个龙头,科大讯飞成中国语音产业一面旗帜

  如果说有一个产业改变了中国产业发展一直以来的追赶姿态,那毫无疑问,它是语音产业;如果说有一个企业促成了这一改变的发生,它就是科大讯飞。

  从2008年上市之初的20多亿元市值,到如今中国沪深两市市值最高的软件企业,刘庆峰打造的合肥本土企业科大讯飞腾空而起,改变了世界语音产业的竞争格局,也为民族语音产业做出巨大贡献。

  2000年以前,中文语音应用几乎都被国外公司垄断。“中文语音技术要由中国人做到全球最好,中文语音产业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怀着这个梦想,1999年,以刘庆峰为首的中科大18位毕业生起航创业。从1999年到2008年,科大讯飞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世界语音产业的竞争格局,为业界所关注。

  如今,科大讯飞已经成为安徽乃至全国语音产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在教育、移动互联、智能客服、智能电视、车载等领域,科大讯飞已经全面布局。目前,讯飞输入法用户超过2.5亿,讯飞语音云终端用户数量超过7亿,开发合作项目超过7万个,占领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的份额。去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17.75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44%和22.52%。

  在当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科大讯飞实现了近乎过半的增长速度,充分显示了企业旺盛的生命力和语音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鉴于科大讯飞的优异表现,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刘庆峰从3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殊荣,这是我市乃至我省首次获此荣誉。

  一个园区,将成国内最大智能语音示范区

  合肥语音产业的发端始于科大讯飞的崛起,在科大讯飞强势的表现下,我市语音产业吸引我省乃至全国的目光。

  2012年8月,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备忘录,以部、省、市合作共建的模式共同打造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2013年5月,国家工信部软件司召开语音产业发展座谈会,明确将我市语音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2014年6月,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开工建设,该产业园依托科大讯飞先进的语音技术研发基础,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部省院市”合作机制的优势,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完成产业化项目向语音产业园的聚集,完善语音产业链,形成产业化集聚效应。

  “该产业园共分三部分,分别是技术创新核心园、产业孵化园、中小企业园。”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去年6月、11月我市在先后赴台湾、深圳等地开展专项招商工作的基础上,今年5月27日,我市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基地暨“中国声谷”招商推介会。会议签约项目9个,涉及智慧城市、智能语音、医疗卫生、交互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领域,成功促成神州数码、北大青鸟、华夏信融、高德科技等9个项目签约落户,实现强强联手。目前,产业园入驻企业已达30多家。

  从科大讯飞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这是一个不断凝结集聚的过程,不断落户发展的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夯实合肥语音产业的根基。

  一个目标,建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以科大讯飞为引领,以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为载体,合肥语音产业入选我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目前,基地2014年已经实现产值179.7亿元,在国内主流语音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整体市场占有率超过50%,基地同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依托于良好基础,基地向着更高目标迈进。根据目标:力争到2017年,基地语音及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达到10亿、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实现利润75亿元,税收18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基地语音及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达到15亿,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实现利润150亿元,税收50亿元。

  六大举措将助力这一目标实现。

  ——打造“中国声谷”,形成“一核、两区、多园”的产业创新空间布局。

  ——重点扶持以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提升带动能力。

  ——加快“孵化区”企业孕育成长,聚焦上下游优质项目的发掘与孵化,健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围绕智能芯片、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汽车电子、教育文化等产业应用领域,开展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引进与培育,壮大产业规模。

  ——围绕提升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完善协同创新格局,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形成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体系。

  ——加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源头创新,打造全球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的技术高地。

  “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正如科大讯飞的理想一样,合肥也正致力于把安徽语音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