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华鲟搁浅麦地 池州东至村民发现后放生

01.08.2016  19:38

  7 月28 日一早,东至县方小孟收虾笼时,发现笼边趴着一条“怪鱼”。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便带回家养了起来。后来,方小孟让儿子在网上查询发现,“怪鱼”可能是中华鲟,便迅速联系当地渔政部门。当地渔政部门现场鉴定说,“怪鱼”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中华鲟。当天上午,因中华鲟生命体征正常,被及时放生长江。

借来氧气泵增氧

方小孟今年58 岁,家住长江边的东至县胜利镇吉阳村。今年端午节,方小孟腰酸背痛,结束常年在外打工的 生活 ,回到了老家。

前不久,长江洪水暴涨,淹没了靠江的麦地。最近这些天,方小孟没事的时候,会放两个虾笼在附近的麦地,第二天早晨再去查看虾笼有无收获。

7 月28 日早晨5 点多,方小孟在收笼时,无意中发现笼子边趴着一条“怪鱼”,体态修长。这让自小在江边长大、见过各种鱼的他觉得很稀奇。

“后来,我把桶装满水,把这条鱼拎回去了。”到家后,他觉得可能因为天热的原因,“怪鱼”不怎么蹦跶,便叫醒还在睡觉的女儿,从邻居那里借来氧气泵给“怪鱼”增氧。

原来是条中华鲟

为了弄清“怪鱼”的名字,方小孟的女儿张海玲用手机给它拍了张照片,传给在县城上班的弟弟。

很快,弟弟张文斌打来电话说,他在网上比对发现,“怪鱼”很可能是中华鲟。这让一家人大吃一惊,赶紧向当地渔政部门报告。

当天上午9 时许,东至县东流渔政站站长赵来兵赶到方小孟家。经仔细鉴定,“怪鱼”正是中华鲟。

“这条中华鲟体长是77 厘米,重量是三斤二两,目前它属于幼育阶段。我们检查发现,它没有饲养和放生的标记,应该是野生中华鲟。”赵来兵介绍说,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目前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

疑觅食不慎搁浅

看到方小孟使用氧气泵给中华鲟增氧,赵来兵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并代表渔政部门向他表达感谢。

赵来兵分析说,可能因为近期长江水位过高,这条中华鲟在觅食时,不慎游到岸边的麦田里,无法返回长江。“幸运的是,这条中华鲟被方小孟发现,带回家后及时给它增氧。我们赶到的时候,发现它生命体征非常好,放生的成活率应该是百分之百的。”赵来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