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6个市县发布高温预警

14.07.2015  14:49

 昨日入伏,今年三伏天有40天,很多人以为这种“加长版三伏”很少见,会更热一些。不过专家说,从1999年到2014年,“加长版”三伏天出现了17次,相比之下,只有30天的“标准版三伏”倒变得罕见,只有8次,而且,40天的三伏未必就会很热。

  我省多地纷纷发布高温预警

  据气象部门观测,昨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淮河以北最高气温出现在濉溪,为38.5℃,其次是淮北38℃,淮河以南地区的最高气温也有36℃,省城最高气温达到35.7℃。

  截至昨日16时30分,我省有26个市县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预警,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其中太和、临泉、固镇、利辛等16个市县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据气象部门预报,今日我省仍将出现大面积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7~38℃,16~17日淮河以南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中大别山区和江南部分地区大雨。

  加长版三伏天占了七成

  一般说来,头伏、末伏固定为10天,中伏有时10天(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有时20天(夏至到立秋间有5个庚日时),三伏天因此有了30天“标准版”和40天“加长版”两种。根据过往数据,1990年-2014年的25年里,30天的“标准版”三伏天只出现了8次,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则出现了17次,足足占了七成,而今年起到2020年这六年的伏天,全都是40天的“加长版”,少见的并不是“加长版”,而是“标准版”三伏。

  加长版三伏天一定很热?

  很多人说,今年三伏天有40天,一定会很热,气象专家介绍,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从气象学上讲,伏天长短和气温变化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决定三伏天热不热的,不是天数,而是大气环流形势,如果冷空气和台风都不活跃,副热带高压越强,盘踞时间越长,天气也就越热。不过从概率上来说,省城平均每年会出现14.2个高温日,由于“加长版”伏天的数量较多,在基数占优的情况下,其间出现极端高温的几率往往比“标准版”伏天大,这可能会让人觉得“加长版”伏天更热。

      责编:童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