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训实练提升克敌制胜本领

01.02.2016  10:20
                                      安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
  1月19日,雨雪压境,安徽16个市公安特警队跨区域拉动演练如常进行,快速集结、协同作战、后勤保障等实战能力得到一次难得检验。面对近来出现的罕见低温和雨雪天气,安徽常态化警务实战训练没有因此停训,广大公安民警根据自身警种开展训练的热度不减,警营里到处“热气腾腾”。
  这场始于被安徽省公安机关称为“8·18”事件的实战训练,持续开展近三年来,强力提升了广大民警克敌制胜的本领,成为安徽公安机关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三年来,安徽8类暴力犯罪案件年均下降14.1%,“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年均下降8.6%;
  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持续上升,截至2015年底,分别达93.48%、89.41%;因暴力袭警而造成民警负伤牺牲的人数逐年下降。
  “民警多一份实战技能,群众就多一份安全保障。”安徽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说,要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伍,把“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引领、实战检验”的警务实战训练持续开展下去,成为广大公安民警常态化自觉行动。
                                         一线民警须个个过关
  “过去练习的是‘背手上铐’,在实战中出现的几率是微乎其微。而现在的训练,更多的是要掌握采取哪种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嫌疑人。”铜陵市公安局民警邢静谈及实战化训练说,练得自己能感觉到本领在增加。
  这场将让安徽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受益终生的实战训练,因“8·18”事件而强制入轨:2013年8月18日,蚌埠一名17岁少女遭一男子连捅数刀遇害,出警民警在旁未能有效制止犯罪,引起社会关注。李建中认为,“8·18”事件暴露的问题是教训,也是警示:虽然历年来组织开展了一些实战训练活动,但公安机关的实战化水平、一线民警的实战技能离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当年9月,安徽省公安厅党委迅速部署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一线民警提升警务实战技能攻坚战活动,对一线42516名民警,按照贴近实战、从严从难的要求,安徽省公安厅出台了公安民警“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大纲,要求在警务实战技能训练中,突出使用武器警械、涉爆物品处置、应急处突能力训练以及心理训练。同时,根据实战需要,开展定期拉动、实战演练,提高民警的快速反应、合成作战、应急处置能力。
  “对一线民警个人警务技能进行细化,徒手防卫、手枪射击、警棍和催泪器使用等,一一训练,个个过关。”安徽省公安厅教育训练处负责人说,特别是针对实战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模拟了各种警情,对民警反复训练,大力提升一线民警快速出警、有效处置、降低危害等能力。
  领导带头练,民警才能刻苦练。在李建中带领下,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每年都穿上执勤服,拿上武器警械,走上训练场,和民警一起摸爬滚打,开展训练。此外,通过举办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培训班,对全省近600名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开展“大轮训”,着力提升其实战组织指挥能力。
                                       真刀真枪不搞花架子
  “歹徒”手持菜刀猛砍过来,一名女警双手持盾顺着袭击的方向用力顶上去,策应的男民警一个飞踹正中要害,只见菜刀反弹落地,“歹徒”捂着肚子蹲了下来……一场“实战”下来,女警盾牌上留下了新鲜刀痕,手也在撞击时被震伤,“歹徒”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这是2015年11月28日安徽省实战化训练考核比武现场的一个场景。
  这样真刀真枪的训练就是安徽省公安机关对“”的定义——训练必须贴近实战,练为战,不为看。实战训练是未来实战的预演,平时真刀真枪练,战时才能逢敌亮剑、克敌制胜。
  根据“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大纲要求,民警现场模拟训练使用真刀真枪:在手枪精度射击基础上增加临战应用射击和彩弹模拟射击训练两个项目,进一步提高实弹射击的训练强度,着力解决民警对武器警械不敢用、不会用、不善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单警徒手防卫控制技术和近身格斗能力,并用真刀真枪替换过去模拟用的橡皮菜刀、匕首,增强民警受压状态下的快速反应能力,让民警在训练中提升警务基本技能;此外,还对实训天数、课程比例、用弹量等作出硬性规定。
  为了激发一线民警训练热情,针对队伍中警种类别多、年龄跨度大、基础参差不齐等特点,安徽公安机关探索出一些深受民警欢迎的教育训练方式方法:“分灶吃饭”法——根据警种、层级不同,各有侧重,仅2015年,省公安厅即组织治安、经侦、刑侦、科信等专业训练班76期,4562名基层民警受到专业训练。“微课程”教学法——将一线优秀工作法和技战术提炼成实战“微课程”,已研发“微课程”484部。“微单元”合成法——分战斗小组组织“野外实战对抗”和拉练,激发民警训练积极性和实用性。
                                       用实战检验训练效果
  “如果不是民警房世荣随机应变、训练有素,这次行动可能会付出血的代价。”在成功解救一名被劫持“的姐”后,阜阳市特警支队负责人认为实战训练是成功处理的重要因素。
  这起“的姐”被劫持案发生于2015年12月20日。接到指令赶到现场参与围堵的民警房世荣,与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最终成功控制持刀嫌疑人,人质安全获救。
  只有在实战中检验,虚招才能显出原形。用实战检验训练成果是安徽省公安厅为这场持续开展的实战训练定下的“终点”,每位民警只有在实战中成功处置才算冲过“终点”。像阜阳民警成功解救“的姐”实战实例,可谓是不胜枚举,但最成功的还是要数六安警方处置的一起持枪劫持人质事件:2015年3月11日,犯罪嫌疑人持枪劫持16名人质事件,与警方对峙,后经过8个多小时的劝说和谈判,犯罪嫌疑人屠某向警方缴械投降,16名人质均被成功解救。
  六安市公安局局长朱潘杰说,在具体实战中,更多的是团队配合及协同作战,为此,安徽省公安机关还对民警开展分警组、划单元的警务技能协同训练。
  “实战训练不能搞随意性和运动式,松一阵紧一阵;不能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必须着眼长效机制建设、落实,确保可持续发展。”李建中说,实战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实战训练是没有止境的。
  安徽省公安厅相继出台了《安徽省公安机关“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大纲》《安徽省县级公安机关实战训练基地建设标准》《执法执勤规范用语(试行)》等制度和措施,推动了教育训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通讯员 王陵生 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