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三条红线”节约水资源

28.03.2015  00:50

  合肥,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揽巢湖入怀,且雨量充沛。殊不知,就水资源禀赋而言,合肥条件并不优越,是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城市。市域北部江淮分水岭两侧地区资源性缺水严重,南部沿巢湖周边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性缺水,城市供水大部分依靠从大别山水库调水。为此,合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3月26日上午,省政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核查组来肥考核,合肥市一些经验做法,得到核查组认可,获好评。

  严守“三条红线

  根据省有关要求,我市2014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标是: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2.3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0%(按照2010年不变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05,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46%。

  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我市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等“三条红线”。去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6.65亿立方米,低于省里规定2014年用水总量32.33亿立方米的控制目标。在用水效率方面,去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6.9立方米,比2013年降低22.7%(比2010年下降60%),完成同比下降5%的目标。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2,完成了0.505的年度目标任务。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方面,去年我市全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53.3%,完成了原定46%的年度目标任务。

  提升用水效率

  我市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的同时,通过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等措施,对用水效率严格控制。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加强对节水型企业建设工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同等条件下优先保证节水型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需求。

  全市已建成省级节水型载体65个(企业18个、单位22个、小区25个),市级节水型载体67个(企业23个、单位29个、小区15个)。同时,我市积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淘汰一批落后的产能;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节水,在环巢湖建设项目中,新增农业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此外,我市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工作,创建节水型企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3%以上),大幅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用水效率显著提升。

  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方面,目前,我市城区及重点镇已建成运营污水处理(中水)厂18座,处理规模135万吨/天,日均处理104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