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金寨县用扶贫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

03.06.2016  12:43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6月3日讯 (记者:汪菲)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金寨县将学习教育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效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标尺,实现“学”、“做”结合,以“学”促“做”。

  卢坤富是金寨县白塔畈镇桥店村的贫困户,儿子因意外早逝,老伴身患重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困难。

  白塔畈镇村两级干部在走访了解到卢坤富家的情况后,决定让他参与光伏扶贫项目,在他家周边的空地上安装了12块光伏发电面板。来到自家光伏发电设备的电表前,看着电表里发电度数不断的跳动,卢坤富很高兴。

  卢坤富:“乡村政府对贫困户有扶持,像我们低保户一家就出8000块钱,还有16000块钱是乡政府补助。两年半成本就可以回收了,一天平均10块钱,生活肯定要改善些”。

  金寨县共有贫困村71个,贫困对象3万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寨县按照“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工作要求,把开展“两学一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促改,以学促推,多举措助推“精准脱贫”。

  董绪伦是槐树湾乡杨桥村的贫困户,老母亲瘫痪在床,妻子患有乳腺癌,一家人一直是村里的重点扶贫对象。2015年,在村党总支书记詹治干的协调下,董绪伦承包了一口山塘养鱼。但没想到的是,由于鱼塘抛荒多年,淤泥和杂草太多,不但库容不够,而且一发水,鱼苗就会顺水跑掉。要解决这些问题,至少需要2万多块钱,而这些钱董绪伦根本拿不出。

  董绪伦:“大水来了,我不但不能脱贫,反而还造成一些损失”。

  詹治干觉得董绪伦遇到困难,是自己对他的帮扶不到位,并在村两委会上做了自我检讨。

  詹治干:“老董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工作方面的一个不足和差距,我们有责任,我们应该担当”。

  检讨过后,詹治干积极帮助董绪伦争取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资金,鱼塘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干部脚底有泥,群众心里有底,“两学一做”正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金寨县槐树湾乡副乡长吴迪:“通过“两学一做”把基层党员干部团结在一起,在精准扶贫上发力。脱贫攻坚战,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资金,更重要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