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专家:合肥楼市持续高烧当调控

01.03.2016  10:16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合肥政务区一房立中价门前,张贴着很多房源信息和招聘业务员的广告。

3

“滨湖区的楼盘没有在1万(1平方米)以下的房子了,政务区更是快上2万(1平方米)了。合肥房价要逆天了。”小吴最近在帮亲戚看房,在逛了多个楼盘、二手房门店、业主qq群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合肥房价这么个涨法真的合理吗?

合肥多位房产界专家表示,目前合肥房价泡沫化有加大的趋势,但整体水平仍在可控范围,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市民投资置业可结合自身需求理性选择。

热点区域房价疯涨?

是分化不是普涨

“120平方米的房子,挂价250万了。”合肥市民小杨昨天路过小区门口的二手房中介门店,看到一套二手房的价格后吃了一惊,春节前小区的均价才1.3万元/平方米而已。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月份,合肥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了3.3%,远低于一线城市平均20%以上的涨幅。不过大多数市民感受到的房价涨幅高于这一数据。“政务区的一个楼盘,去年初单价是9000元出头,最近卖出去了,单价超过1.7万元;高新区一洋房项目,第一次开盘价是1万元/平方米,再度开盘单价涨了四五千元。”小杨直言合肥房价上涨过快。

对此,合肥市房产界专家表示,依据实际备案价格,最近几年来,合肥的房价年度涨幅基本上都在10%左右。但合肥不同区域、不同楼盘之间房价涨幅分化非常明显。比如目前,从区域来看,政务区、滨湖区基本上单价均突破万元,而新站区、瑶海区则要低很多。从房价涨幅来看,政务区去年涨幅超过20%,其他大部分区域涨幅在10%以上,也有少数区域涨幅低于10%。

这一分化趋势,今年及以后还将继续,包括区域与区域之间,楼盘与楼盘之间。因此合肥部分区域房价的“疯涨”,并不意味着全市房价的普遍大涨,合肥也有部分地区、部分楼盘上涨缓慢。市民李先生就表示,他在望江路某楼盘买的房子,几年前单价是7000多元,现在不过8000元左右。算上通胀等因素,他的房子根本没涨价。

房价收入比偏高?

购房人遍及全省

“月工资才4000多,合肥均价已经9000多(1平方米)了。何时才能买得起房?”不少合肥网友吐槽。

看一个城市的房价是否虚高,业内有一个通用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即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按照上海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4年合肥的房价收入比达到8.1,这也意味着在合肥一个达到该市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如果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房,不吃不喝要耗费8年多才行。也有部分市民表示,这一数据偏低,合肥的房价相比收入水平偏高。

对此,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朱德开表示,目前来看,合肥是人口流入城市,合肥楼市购房人中,来自合肥以外的省内其他城市的有近4成。这部分购房人可以算当地的较高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也要高于合肥的平均水平,这部分购房人支撑了合肥楼市的销量和房价。加之合肥是后发市场,且供需关系稳定,因此合肥的房价相对坚挺。事实上,供求关系才是决定房价最终走向的关键。

合肥楼市存在泡沫?

持续高烧当调控

那么,目前合肥的楼市行情和房价,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对此,多位合肥房产界专家表示,合肥房价泡沫近来有变大的趋势。

据了解,合肥与周边省会相比,体量不大,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外部环境相对较为单一。政府决策可预期的风险小,调控政策较为得力,土地供应节奏较为科学。因此,多年来合肥房价均属于稳步上涨态势,并未出现大涨大落。而 此次 行情,合肥的新房、二手房市场一改以往温和上涨的风格,整体步子迈得较大。这是因为买房很大程度是在买预期。国家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去库存,房价预期上涨。一些购房者担心房价后期上涨,因此加快出手,这等于提前释放了需求。而卖房的一方,同样出于房价上涨预期,不着急卖房,或捂盘或提高价格。这在一定程度减少了供应量,进而继续推进房价上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恐慌情绪。

朱德开表示,合肥属于成长型城市,亟待人口流入。房价过高,只会将年轻人挡在城外,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如果价格持续“高烧”,政府应出面调控。

出手买房还是观望?

市民应量力而行

安徽网昨天进行的调查中,在回答“你觉得合肥的房价还会上涨吗”这一问题时,76%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涨”;面对“2016年你会在合肥买房吗”这一问题,41%的网友表示“不买、买不起”,25%的被调查者表示“买!赶紧买”,19%的人表示“观望中,八成会买”。那么在如今的形势下,市民到底该出手买房还是持币观望呢?

对此,安徽建筑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国昌表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不少房产专家认同楼市18年周期的规律。从我国来看,从1998年起,楼市一直在缓慢上涨,但在2007年前后出现了金融危机和救市“4万亿”,可以看作短暂的下跌;再次快速上涨后,2015年、2016年的“去库存”可能预示着下降周期的起点。可能出现的下降周期,可能正是市民纠结买不买房的根源。对此李国昌表示,很多人炒股就想着抄底,买房就想在房价最低点买入,但这是不可强求的。无论是首套房还是改善型住房,对于自住房购房者来说,任何时候进场都可以。只要收入可以承担未来5年到10年的月供即可。可以算算收入和消费水平,保证生活品质的情况下能还多少月供,便可倒推出可以接受的房价。而买房切忌盲目,追高也不可取,在哪个区买房,买什么价位的房子,都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炒房暴富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未来部分房产可能面临有价无市的市场情况。如果房产变现难,那就等同于买股票被“套牢”。因此,买房一定要注意挑选。一般来说,有四类房产属于较好变现的房产,首先是区位优势明显的房产,比如城市中心房产,其供应量永远都是有限的,居住优势和环境等无法替代;其次是具有较高投资潜力、升值空间的房产,比如地铁房;再次是具有稀缺生态价值的楼盘;最后是享有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胡霞利 郭娟娟 /文   王从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