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认定专车拉活属非法营运 滴滴打车:专车服务合规

08.01.2015  11:58

昨日下午,记者在合肥叫了一辆“滴滴专车”。

谁都没想到,出租车和打车软件的“蜜月”结束得这么快。产生裂痕的原因,就是打车软件公司推出的“专车”。

显而易见,“专车”动了别人的奶酪。

继沈阳、南京、上海、北京决定打击“专车”之后,合肥市运管部门昨日表示,已将“专车”定性为“网络黑车”,正在研究打击方案。

记者体验   叫车三分钟赶到

昨日下午,在合肥天鹅湖附近,记者打开滴滴打车手机客户端,点击“专车”服务,叫了一辆“优选型专车”,仅十秒就有人抢单。

等了3 分钟,一辆别克英朗轿车赶到。驾驶员小王告诉记者,最近专车代金券发得多,生意也很好,“公司给我们的任务是一天18 单,我一天能接50 多单。现在一个月收入能达到五六千元。的哥干得好也能拿这么多,但少的只有三四千元,而且我们相对舒服一些,时间也更自由。”

小王还表示,他这样的“业绩”在众多专车司机中也只能算中等水平。

记者注意到,专车内不仅提供纸巾、多品牌机型充电器,还有矿泉水。“这个水是滴滴指定的,驾驶员只能购买这个牌子的。”小王说。

到达目的地,车费显示12.4 元,付款时如果选择一张13 元代金券就等于免费坐车。下车前,小王主动为记者打开车门,面带微笑地说:“感谢您的乘车,如果您对我的服务满意的话请给予五星好评。”

运管部门 只有出租车能干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专车软件”涌现,引来很多争议。继沈阳、南京、上海等多地叫停专车业务后,近日北京也加大打击私家车通过专车软件提供出租车服务的行为。

昨日,合肥市运管处法制科负责人明确告诉记者,合肥市运管处已将“专车”定性为“黑车”,这是合肥首次公开认定非出租车通过打车软件拉活属于非法营运。

据了解,“专车”不属于出租车,多数是租赁公司的营运车,采取GPS 定位计里程收费方式。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打车软件叫来的“专车”没有获取相应许可,都应该认定为非法营运。“网络经营商主要是搭建了车辆和人员的平台,我们现在的界定是如果这个车子是正规出租车,我们认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不是出租车,是没有营运资格的车子,我们就界定为‘网络黑车’。”

该负责人介绍,“北京和上海都开始对没有营运资格的“专车”进行处罚,上海已经出台了管理办法,合肥还没有出台管理办法,所以现在处罚还没有法律依据,具体方案还在研究中。”

据悉,运管处也在积极搭建出租车电召平台,和“滴滴”“快的”是一个模式,搭建乘客和出租车辆的打车平台。

滴滴打车 “专车”服务合规

昨日,记者联系了“滴滴打车”公关负责人,他表示,打车软件真正兴起是在2014 年,是一个新兴事物,目前交通、运管部门认定专车“非法营运”是在出租车的法律规范的框架之内,“专车是有别于出租车的,而且差别很大,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出台适合这个行业发展的法规。”

“滴滴是一个创新型移动互联网出行平台的公司,是一个信息的平台,专车服务一直与正规的租赁公司合作,提供公开、透明、合规的服务。我们也相信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主管部门会给予支持和保护,对于有地方查出私家车跑‘专车’的情况,我们会对租赁公司进行调查,查证情况。”这位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宛婧/文陈群/图

垄断久久不破除   专车何必急着切

面对出租车司机“生存难”和乘客“打车难”的呼声,是该对行业垄断的根基动刀,还是该对专车执法“一刀切”?近期围绕“滴滴专车”等引发的风波和争议,触碰到出租车业改革的深层问题。

怪现状:不砍“垄断”砍“专车”

出租车本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长久以来却成为部分垄断公司的“摇钱树”。

就在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沈阳市部分出租车为表达不满停运。同时,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生类似事件,矛盾直指燃油附加费、“份子钱”、黑车等问题。而与此同时,全国范围不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开始严查黑车、私车营运,并将板子打向了时下流行的“专车服务”。

北京市有关部门日前表示,集中执法力量加大对黑出租车的打击,并对“易到用车”“滴滴专车”等利用叫车软件非法营运的车辆从严查处。2014 年12 月25 日,上海查扣了12 辆“滴滴专车”,沈阳、南京等地先后表示,专车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属于非法营运行为。

真心酸:说起份子钱都是泪

一位北京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表示,自己并非对“滴滴”“快的”有意见,他们通过软件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生意。“我们最不满的就是长年被公司收取严重不合理的‘份子钱’。”

根据这位司机师傅介绍,自己和另一位司机一辆车双班倒,和公司协议一签就是6 年。除去所交数万元押金,两人每月还要交给公司“份子钱”9600 元,这样高的“份子钱”半年便可买回一辆伊兰特(北京市区出租车主流车型),而剩下5 年半全是公司收走的暴利。但即便如此,车辆维修、保养等日常费用还得自己掏钱。“公司就组织开开会,别的什么都不管。”

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司副总裁对记者表示,出租车司机平时连个上厕所时间都没有,胃下垂、颈椎腰椎劳损、风湿关节炎已经成职业病,每天80%的工作时间都在给公司挣“份子钱”。

消费者打车难、出租车司机收入低,两头不满意,甚至让牌照资源成了既得利益者用来挟持政府部门的砝码。

新期盼:“专车”应得到宽容

近段时间,“专车服务”市场发展井喷,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滴滴打车”软件运营公司副总裁朱平豆称,未来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高端商务出行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尤其是公车改革后,这股需求对市场产生的蝴蝶效应更大。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不仅高端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没能满足,基本需求也属于供不应求状态。对于互联网专车项目,应考虑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不应“一刀切”,只要明确相关营运资格即可。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表示,移动互联网开启的城市交通变革新时代已来临,鲶鱼效应或可成为撬动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的杠杆,改变“份子钱”等不合理的旧模式,倒逼传统出租车行业改革。

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家辉表示,垄断产生暴利是必然的结果,当前管理部门一方面应放开专营市场,对共享经济模式加强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要坚决破除行政审批垄断造就的封闭和低效。

综合新华社报道

评论:不为百姓撑腰的公权该“收伞”了

□冯国栋 陈诺

近期,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交通部门陆续开始对利用手机软件从事运营的社会车辆进行处罚,理由是“变相为乘客提供了‘黑车’”,这引发很大争议。

对待专车服务等新兴运输服务业态,决不能一棒子打死。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市场规律,决策要慎之又慎,不能让手中权力沦为庇护垄断的“保护伞”。

专车服务是一种创新的出行方式,源起于大城市交通服务供需不平衡,是对现有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体现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受社会欢迎。

这种符合共享经济发展趋势的专车模式,却成了有些部门的“眼中钉”“肉中刺”。究其根源,是因为专车服务撼动了出租车的封闭垄断地位,动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

应当看到,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养肥了少数人,害苦了一批人。拥有出租车经营权,就可以不花一分钱,靠司机“融资”起家,用司机“份子钱”还贷款,可谓“空手套白狼”坐享其成。

而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如同“骆驼祥子”,他们出了相当于车款一半的“风险抵押金”,每月要上交数千元“份子钱”,收入却不如单干的三分之一。这种利益模式早已板结,针扎不进,水泼不入,成为百姓出行改革路上的“坚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护垄断,打压创新,就是逆市场规律而动,就是阻挠改革。尤其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部门不能披着看似“合法”的外衣,将共享经济的创新萌芽“乱棒打死”,充当某些垄断集团的“保护伞”。

近些年,一些地方出租车行业经营者和管理部门陆续曝出腐败案例。例如,有的地方客运管理部门插手出租车采购,强制司机高价购买简配的车辆被依法查处,“食物链”露出冰山一角。而出租车长期固化的准入门槛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食物链”?群众期待有关部门严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改革的切入点应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出租车行业与百姓出行息息相关,改革之声已经高喊了十多年,群众、媒体、出租司机群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嗓子都喊破了,权力部门就是“半边聋”,只听得见利益“叮当作响”,听不到群众“呼声焦急”。如今,公车改革都在快马加鞭,出租车改革仍然纹丝不动。看来,这个行业要多晒晒阳光,让不为百姓撑腰的公权收收“伞”。      据新华社 

相关专题: 合肥将“专车”视为“黑车” 研究打击方案
上一页 1 1 下一页 阅读全文
0

编辑:贺媛媛

资讯标签: 合肥专车系非法营运 滴滴专车 打击专车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