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听从内心的声音 走属于自己的路——专访宝钢优秀学生奖获得者崔浩川

05.01.2016  15:26
 

本网讯 (学生记者 周丽 陶泳)“不管是学习还是做研究,都不要跟着别人走,而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有自己的想法,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这是2015年宝钢优秀学生奖获得者崔浩川最质朴的追求,也是属于他自己的成功秘诀。

数学科学学院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卓越班的学生崔浩川,历任“安徽大学信地爱心社”社长和15级新生导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曾获得信地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现已成功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硕博连读。

 



2015宝钢优秀学生奖获得者 崔浩川

 

将喜爱化为动力

 

数学,在有些人看来会觉得抽象枯燥,可崔浩川却觉得数学是具象的、有趣的。“我从小学以来就一直很喜欢数学,喜欢读数学类著作,喜欢研究数学题,喜欢一切与数学有关的事物。”这就是他对数学纯粹的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崔浩川也确实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从2014年加入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研究“复变函数”、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论文被SCI检索,到多次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比赛,再到即将进入北师大研究“复杂系统”,崔浩川为他的大学生涯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从接触到数学建模,崔浩川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崔浩川向记者讲述了他与数学建模的故事。在2014年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他曾经连续50个小时没有睡觉,不停地思考、修改、讨论,最终却遗憾地与奖项失之交臂。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影响他对数学建模的热爱,反而通过比赛让崔浩川在向他人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更加坚定了他对数学建模研究的追求。在斩获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后,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为下一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做准备。崔浩川说:“数学建模涉及的知识范围广,需要独特的思维,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我平时会涉猎各个领域的书籍,给我带来最大震撼的就是《科学美国人》,每次看都会令我脑洞大开,得到启迪。同时,我还经常关注时事,紧跟时代潮流,因为数学建模的落脚点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崔浩川将喜欢化作追求的动力,坚持着对数学的初心,一直前进着。

 

与良师相伴

 

老师的影响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在崔浩川眼中,大学里遇到了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是他最大的幸运,老师们给了他很多启发,给予他鼓励和指导。崔浩川说,哲学系的吴辉老师曾在课堂上提到:“在大学里学生必须培养三个方面的技能:有一个如痴如醉的爱好,有一项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能,有一个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崔浩川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头时时回味。

在谈到与导师的故事时,崔浩川感慨:“我的研究生导师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老师,在面试时我和他一拍即合,他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人,是他让我更坚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导师曾经对他说,科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顶天”,即做最基础的学问;二是“立地”,即做最“接地气”的学问,如果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发掘应用科学的核心理论是最好不过了。就是这句话让崔浩川一直坚定地走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路上。

 

听从内心的声音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崔浩川一直跟随内心的声音,听从内心的想法,勇往直前。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攻读“复杂系统”这个新兴专业时,崔浩川说:“在参加北师大的面试时,是导师的想法、‘复杂系统’的发展前景和北师大的学风吸引了我。尽管这是一个新兴领域,但它从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分析大数据,真的让我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所以我选择了它。”崔浩川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这背后体现的是他对未来的思考与规划。

“学霸”总会成为大家仰望的对象,在崔浩川看来,学习很简单,只要付出时间与努力就有收获,但同时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他认为,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同时也要留下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学习,要充分利用大学提供的公共资源,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