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专用电动车用上"合肥造"电能技术

04.05.2015  18:23

你知道吗,行驶在美国白宫的专用电动车上,用上了“合肥造”电能管理技术。这种高大上的技术来自于安徽力高新能源公司,去年合肥市政府专门提供百万产业扶持资金,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研究让“电池学会思考”。日前,记者从合肥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创新成效已经显现,2014年全市执行的产业政策资金总额为29.88亿元,更多的大项目和小微企业从中受惠。

  【创新】

  事前事中投入让企业更有盼头

2014年5月推出了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2015年,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在总结去年政策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又对“1+3+5”政策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3月底正式颁布实施。

“1+3+5”政策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四个转变”,即由事后为主向事前事中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直补企业为主向创造外部环境为主转变。其中,“市场”和“法治”是“四个转变”的两大核心理念。

“1+3+5”政策体系明确了四种投入方式,其中创新设计的基金投入、财政金融产品和“借转补”扶持方式,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动辄百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且大多为事前事中投入,对企业扶持的力度和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介绍,2014年全市实际执行的产业政策资金总额为29.88亿元,政策创新成效已经显现。

  【主导】

  构建“基金丛林”撬动社会资本

基金包括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两种方式,投入占整个产业政策资金的比例不小于50%,已经成为合肥产业扶持的主导方式。

2014年6月,市财政投入基金的资金总量为7.96亿元,其中拨付兴泰控股公司和国控公司资金3.87亿元,设立6支子基金,基金总资金规模达21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17亿元,放大4倍以上。

如今,合肥市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安徽凯泰厚德文化创业投资基金、中钰黄山节能医药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合肥中兴合创半导体投资引导基金、合肥瑞力节能环保创业投资基金、合肥朗程智能制造技术投资基金等6支基金已进入实质性投资运作阶段,构建基金丛林的愿景开始变成现实,形成了引资与引智并举的新格局。

为了支持企业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合肥市政府专门提供了90万元的“借转补”资金扶持,帮助源泉博物馆建设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打造合肥乃至安徽的文化坐标。

去年,合肥通过“借转补”方式拨付项目资金2.72亿元,支持重点项目414个,单个项目最高扶持金额达1500万元。

  -新闻名词

  “1+3+5”政策体系

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由一个规定、三个办法和五大政策构成,简称“1+3+5”政策。

“1”,是指一个《扶持产业发展政策若干规定》,把全市政策调整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式、新办法提炼固化为产业政策制定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和统一标准,用于指导今后产业政策的制定工作。

“3”,是指三个《管理办法》,即《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财政资金“借转补”管理办法》。

“5”,是指五大具体政策,包括新型工业化政策、自主创新政策、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