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连日不退 专家支招酷暑时节防猝死

26.07.2016  01:09

   中安在线讯 据宿州新闻网报道,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度大。由于散热的需要、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多、器官血容量相对不足,更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和猝死。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夏季气候炎热,是心血管意外特别是心源性猝死的多发季节。突然发生自然死亡是最常见原因,由心脏因素所致的突然死亡。常以突然意识丧失为表现,大多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发病原因有冠心病、心肌病和一些特发的心律失常等因素,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

   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呢?

  
一、清晨刚刚起床的时候,是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最为活跃的时刻,最易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因此,活动不要过于激烈,从平卧到坐起,再到站立,都应该“慢半拍”。

  二、上厕所解大便用力的时候,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和猝死。所以,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有冠心病的人,应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解大便用力,必要时预防性使用硝酸甘油。

  三、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人体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血液会向胃肠道集中,可以造成心脑的相对供血不足,这也是“饱了发困”的原因。

  四、紧张、焦虑、生气可以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

   疑似心脏病的胸痛,我该怎么办?

   温馨小提示:

     一、如有头晕、视物不清、意识丧失的感觉,或心率十分缓慢,则可能是猝死的前兆,可以采取自己咳嗽或由家人给予强刺激,如用按人中穴、大声呼唤等方法激发患者的交感神经,维持有效循环。

  二、如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是摸不到大动脉波动,家人应立即采取初级心脏救生措施。最主要的是,让病人平卧并开放呼吸道,进行大约每分钟100次的胸外按压。每胸外按压30次,给予2次人工呼吸。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