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代那些不同风格的取名方式 按辈分取名有积极意义

18.09.2014  18:20

  “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很多同姓人首次见面,喜欢这么说,透出“以时间换空间”后的亲切。然后会问对方是哪里人,甚至会排上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而今,带有字辈信息的名字越来越少。再过些年头,同姓人再见面,除了“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之外,或许再难以找到其他维系宗亲的信息了。

  取名折射时代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后,“建国”、“国庆”,到抗美援朝的“卫国”、“援朝”、“抗美”,再到大跃进年代的“跃进”、“跃华”,从很多人的姓名,往往就可以看出一段历史的印记。

  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全新时期,很多女生的名字都出现了“倩、晶、媛、颖、蕾”等之类的雅名。上世纪90年代,取名更是千姿百态,人们开始喜欢用“雨”、“晨”、“宇”、“飞”等字。如今家长给孩子起名,更注重醒目、大胆、富有创意,含有“涵”、“子”、“博”、“欣”、“轩”、“佳”、“琪”、“浩”等雅致的名字越来越多。

  而取名的方式也从老人取名,到父母查字典,引用文学影视剧人物名,再到上网查询,通过取名软件取名。相同的是,名字中有字辈的越来越少。

  按辈分取名的积极意义

  “国有历史,所以详世纪,家有谱书,所以别宗支。”网友“qinglangtian”说,字辈曾在宗族中维护宗族制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字辈可以明确宗族内世系。宗族内族人通过字辈取名,确保宗族世系清楚明确,“一脉所流班次可据”。依照字辈取名,可以知道宗族内族人辈分高低,“列以尊卑,纲纪正焉”。

  其次,字辈在宗族内可以区别亲疏。字辈通常是以每一个宗族为单位制订的,同姓之间能够区别不同的宗族。同姓并且字辈排序相同就同宗族,自然就亲;虽然同姓,但字辈排序不同,一般就不同宗族,当然就疏。

  再者,有族人远迁的,通过字辈排序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同宗近支,可以增强同一族人的凝聚力。

  取名全盘西化不可取

  颍州晚报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80、90年代,利用广播寻亲的形式比较常见。在寻亲的广播中,寻亲人除讲明自己的籍贯和家庭成员外,一般都会讲自己和父辈的辈分,这样有助于找到亲人。

  “从积极意义上看,按辈分取名,有利于一个家族血缘宗亲的凝聚以及文化上的传承。”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民俗学会理事牛耘先生如此看待传统起名法的积极一面。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以及东西方文化日益互渗,姓名多样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我还是希望家长们在给孩子起名时尽量不要全盘西化,毕竟,中国人起名最好还是要有我们中国人的特色!” (颍州晚报)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