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药监提醒别被洋货迷惑 不合格进口饼干半数来自日本

21.01.2016  10:35

春节期间,亲友上门拜年,摆上一碟日本产的海马奶味夹心小饼干,倒一杯德国的斯汀伯格黑啤酒,或者法国格拉维特庄园2013干红葡萄酒,那场面一定特有面子吧? 1月20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发出消费警示,经检验检疫合格、具备“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方可入境销售。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本身就是问题食品,消费者应睁大眼睛,理性消费。

不合格进口饼干 多数来自日本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5年12月入境食品被检出不合格名单共210批次,其中进口饼干问题突出。大多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菌落总数超标、标签不合格等原因被退货或销毁。

在21批次不合格饼干中,日本产的饼干占10批次。其中,4批日本木西奶酪味纽扣等饼干,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6批次日本海马迷你版巧克力味、抹茶味、巧克力味、牛奶味饼干,标签不合格或超过保质期。

其他不合格饼干,分别是台湾地区4批次,检出菌落总数超标和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荷兰3批次,检出标签不合格和超过保质期等。比利时2批次,土耳其、泰国各1批次。

多批进口饼干检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许多消费者认为维生素E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即使超标也是对身体有益。事实上,高剂量的维生素E反而可能有害。

洋酒也“山寨”  选购须细看

在此次抽检中,发现5批次进口啤酒不合格,24.33吨进口啤酒被销毁,39.53吨作退货处理。德国的黑啤酒和西班牙的海宁根啤酒均因包装不合格、霉变被销毁;同样产自德国的霍夫邦小麦啤酒和斯汀伯格黑啤酒分别因超过保质期、包装不合格予以销毁;西班牙海尼根啤酒因包装、标签不合格予以退货。

有13批次进口葡萄酒不合格,高达47.12吨,其中,23.81吨被销毁,23.31吨退货。主要原因是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山梨酸、干浸出物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铁超标和包装不合格。如法国格拉维特庄园2013干红葡萄酒、西班牙伯达克波尔蒂蕾思干红葡萄酒,包装不合格;德国君来半干起泡葡萄酒,干浸出物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智利小羊桃红葡萄酒2014,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山梨酸等。

安徽省食药监局专家指出,除正规渠道进口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葡萄酒是从非正规渠道进口,或是整桶进口后在国内灌装,这些葡萄酒由于未经检疫部门检验,其品质、卫生状况均难以保证。而进口啤酒,很可能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瓶盖漏气。啤酒又属于发酵酒,其中的有机成分接触氧气后会发生变质。(石跃新 罗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