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雨中干 凤阳农机做在前

24.10.2016  17:13
        面对“三秋”以来的持续降雨,凤阳农机部门早准备、早安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抢收抢种和粮食烘干。 

      抢收抢种。 一是农机专业化服务公司和农机合作社积极与周边乡村农户签订作业订单,开展收、运、耕、种、卖、烘  “一条龙”作业服务,及深松整地作业,既提高了作业效率,又节约生产成本。二是及时发布天气信息和技术信息,指导农机手抢晴天、战阴天、钻雨隙突击抢收,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晾晒烘干一块。三是加大引进外地机械的力度,确保了持续阴雨天气中全县作业机械的投入量,并根据天气和作业进度在全县范围内合理调度农机服务组织的机械进行抢收抢种。四是农机部门技术服务队一方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保证秋季各项农机作业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指导帮助农机手检查、维护和保养农机具。

      据统计,截止10月23日,全县“三秋”已投入各类机具66926台套,收割水稻63万亩,占种植面积85万亩的74%;播种小麦45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88万亩的51%。 

      粮食烘干。 近日县农机局统计,我县粮食烘干机保有量为332台,其中日烘干量12吨的6台、12.5吨的16台、15吨的305台、20吨的4台、50吨的1台,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园区)。县政府根据当前天气状况,果断将全县明年对粮食烘干作业的奖补政策,提前到今年秋季执行。根据《滁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41号)文件要求,市县对粮食烘干机的作业奖补标准与中央购机补贴资金相等,市、县财政各承担50%。

      10月中旬以来,烘干机陆续开始烘干水稻。由于当前收获的水稻湿度大、含水分多,烘干成本在3.5-4分/斤。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县农机局组织人员深入各粮食烘干点,要求为农民代烘干的费用不得超过7分/斤,否则,取消该烘干点享受市县作业奖补政策。调研走访中笔者看到,332台粮食烘干机基本上不停运转,既烘干了收获的粮食,又吹散了农民心头的阴云。凤阳方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望着漫天秋雨说:“今年如果没上粮食烘干机,一年辛苦就白费了,粮食烘干机让农民不再‘望天收’。

      为解决粮食晾晒难题,县农机部门把粮食产后处理作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打通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环节。

      今年5月、8月,县农机局先后两次组织全县有购买烘干设备意向的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100多人进行培训,通过发放明白纸、观摩粮食烘干作业现场,以及对机械化烘干与人工晾晒的对比分析,指明了人工晾晒容易造成粮食污染和损失,及机械化烘干的高效安全性。培训班并带领参训人员奔赴江苏泰州、六安、合肥等地,参观三喜、辰宇、麦稻之星等烘干机生产线,了解烘干机的性能。生产厂家还重点向参训人员讲解了粮食烘干机的操作技术要点和保养维修知识等,激发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县农机部门积极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对发展粮食烘干机进行补贴。经过农机部门的不懈努力,今年全县新增粮食烘干机59台。

      当前332台粮食烘干机正开足马力烘干水稻,据统计,已烘干水稻约18.62万吨。(鲁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