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一会”助农抱团发展

30.01.2015  18:59

  说起长丰草莓,不少人会竖起大拇指,其香甜的口感在众多草莓种植地中独树一帜,并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成为各大超市的宠儿。如今,“长丰草莓”已成为国家草莓原产地保护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

  长丰草莓的走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作社的发展。长丰县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长丰县供销社出资入股成立了由5个合作社组成的硕丰草莓合作联合社,联合社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000多亩,带动周边5个乡镇40多个村近5000户农户种植草莓,户均增收20000余元。截至去年底,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1.5万亩,总产值达到50亿元,因草莓而受益的人群达到36万人。

  农民致富不仅要依靠农村丰富的资源,更要互帮互助抱团发展,合作社和各类行业协会就是这样的基层组织。通过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各类行业协会(简称“三社一会”),农民得以抱团发展,抗风险能力极大提升。

  从市供销社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系统共有基层供销社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5个、综合服务社1331个,建设各类协会43家。

  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社一会”建设的意见》,明确2014年~2017年基层社、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的目标任务。为进一步支持基层社的发展,从今年开始,对于基层供销社组织体系不完整的乡镇,按照县供销社、基层社法人代表、基层社社员共同出资的办法,重新建设基层社,市里对新建的基层社,每年从市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每建一个基层社,一次性奖励3万元,连续三年,共180万元。

  今年,我市将着重发展“龙头企业+基层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基层组织依托当地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按照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继续推行开放办社战略,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向优势基层组织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