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三农电商且行且近
2014年绝对是电商历史上值得回忆的一年,有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的成功上市,有万达这样的传统企业开始电商转型,还有数不清的资本如火如荼地投入电商蓝海,等等。但我觉得,这一年的电商历程可能对三农的影响更为深远,一系列三农电商事件的发生,正在让一场农村电商的台风越来越近。
热火朝天的三农电商
年底又在开始选年度汉字,如果在电商的三农领域选年度汉字的话,我看就一个字:热。上到总理,中间是各个企业家、县长们,下面还有数不清的热血青年,三农电商真的热了。
总理点燃了三农电商冬天里的一把火。2014年的11月1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会前先去了一趟有天下第一淘宝村之称的义乌市青岩刘村。李克强在青岩刘村走访了三处地方:一家做旅行收纳包业务、年入千万元的B2B店铺,杨耀晖的亲子装网上零售店,以及一个每日接单一万多票的快递网点。总理一个小时的到访,无疑为刚刚起步的农村电商添上了一把大火,如果说前面的农村电商更多地靠草根们自发地兴起的话,那么以后的农村电商无疑将多了些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176个县长的不约而同。在今天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会议能让100多个县长跑到一个民营企业去参会,而且不管住宿和接待,但阿里巴巴做到了。2014年7月3日,“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和电子商务峰会”在杭州举办,176个县长齐聚阿里总部讨论农村电商,让人有些“愤愤不平”的是,马云竟然没有在会议上露面,然而县长们还是不亦乐乎。县长们为什么看上了电商,一句话,电商里面有民生,有GDP,还有政绩。
电商下乡刷墙真是弱爆了。如果将时光倒回2014年的春天,其实对于农村电商这一块大蛋糕,各大电商们倒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的敏锐,于春天开始了农村刷墙的竞争。有人统计,目前到农村刷墙的有20多个互联网与电商企业,在热闹中甚至有些喜剧的味道。除过淘宝网已经流传时间较长的“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等标语外,百度推出“要购物、先百度”的口号,当当网的宣传口号是“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京东的口号则是“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连作网络婚恋的世纪佳缘也开始在农村刷标语,说“上佳缘找媳妇儿,种地有帮手”。京东更是带头做起,首批下乡配送车队开进了农村,苏宁易购也设置了农村频道。
阿里巴巴在农村亮剑了。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这是今年互联网界的大事件。上市当天,阿里巴巴以收盘价93.89美元、市值2314.39亿美元的惊人数字,一跃成为世界电商第一股;随着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为大陆首富,身家265亿美元,约1627亿人民币,全球排名第23。然而,更让人关注的是,阿里巴巴集团今后要走向何方。对此,马云的回答是,要在农村电商、跨境贸易和大数据三个领域进行重点投资。随后阿里巴巴推出了“千县万村”计划,宣布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逐渐有谱的三农电商
农产品电商,不畏浮云遮望眼。尽管有三千农产品电商无一盈利的说法,但依然无法阻挡农产品电商方面的热烈投资,大有高举高打、无谓畏惧之势。2014年5月,顺丰嘿客开始运营,从运送农产品转向直接卖农产品;也就是在当月,亚马逊宣布入股垂直生鲜电商平台美味七七,投资金额达到两千万美元;8月1日,中粮电商平台我买网宣布完成B轮融资,获得1亿美元注资;8月18日乐视网电商平台“乐生活”正式上线,要融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运营和金融投资于一体;9月30日,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正式推出“聚土地”二期,在全国8个城市同时开启,消费者可以选择离身边最近的农场预购土地,定制套餐,享受新鲜的售票,还可以免费参观农场,浏览田园风光。
农村电商,小荷才露尖尖角。农村消费长期启而不动,有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更有农村消费市场水平偏低的问题,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农村市场,真是有钱也难花出去。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电商随着交通、通信、物流条件的不断改善,逐渐靠谱起来。目前,农村居民对网购模式的接受度达到84.41%,人均网购消费金额预测在500-2000元之间,仍有增长空间。继我国网购市场规模突破一万亿之后,城市网购市场增速日渐放缓,农村市场成为电商下一轮增长的新引擎。过去三年,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预计2014年农村网购市场会达到1800亿以上,2016年将突破4600亿,继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如此这般,电商又如何不下乡?
县域电商,柳暗花明又一村。消费不振,出口疲软,投资后劲不足,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靠拼血本招商引资的传统县域经济模式也面临政策、环境、财政的重重压力。但电商却开启了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领域。以小商品批发著称的浙江省义乌市,实现了网上再造一个义乌的转型,2013年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数量(7万家左右),成为义乌最大的商人群体;电商交易规模856亿元,交易额也超过实体市场。研究表明,电商带动了配套的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电商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县域电商、农产品上网、地方特色馆、电商园区、跨境电商,一时成为县长们关注的新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期待的三农电商
2015年的三农电商会怎么样?从2014年的种种迹象来看,大体会在以下方向取得新进展。
猜想一,农产品电商盈利模式逐渐清晰。经过烧钱游戏之后的农产品电商会逐渐冷静下来,在不能创造新模式的前提下,老老实实经营活下去是最大的现实课题。农产品电商正在两个泥潭中挣扎:一是干货品类,像红枣、核桃等,与普通消费品的储藏物流特性差不多,又没有什么大的品牌,于是基本陷入低价营销误区,都干着赔钱赚吆喝的事情;生鲜品类,保鲜成本高,物流困难大,损耗率十分惊人,属于看上去很美,毛利率高得惊人,实际亏损程度也是大得惊人。在这样一片烂泥潭中,如何爬出来,一靠品牌营销,提升附加值,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效率与效益;二靠模式创新,生鲜大家基本看到了社区化、O2O出路,但具体路径还需探索。
猜想二,农村电商爆发的程度可能超乎想象。在农村调研电商,发现农村电商有两个城市电商没有的独特优势:一个是模仿型消费才刚刚开启,而城市已经面临终结,比如,长期受制于农村市场的低水平,农村缺乏品牌品质型商品,而电商能低价提供,只要农村有一个购买,往往会引发模仿型从众消费,其消费有爆发性特征;另一个是排浪式消费还在继续,可以说,直到今天,农村才因为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开最终告别了自给自足经济,大量的食品、日用消费品开始商品化,传统农村的家电消费也正在升级之中,消费潜力巨大,这也是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的底气所在。所以,2015年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可能会超出目前的预测。
猜想三,县域电商的热潮终于到来。如果说2014年7月阿里巴巴主办的全国首期县域经济与电商论坛标志着县域电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的话,那么2015年将会是一个县域电商的蓬勃发展期。随着一批县域电商模式的发布和一大拨四处参观的县长们谋划着自己的县域怎么干,2015年必将迎来一个县域电商发展的热潮。从农产品电商做起,还是直接建设电商园区,搞电商经济,各地也注定会各出奇招,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也不排除决策水平不高导致的偏离与失误。衷心地希望,县域电商会能带给农民实惠,带来农村的新改变,带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徽农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魏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