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导演式”专题询问当调整

02.09.2014  17:28

方 军

 

时下,专题询问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且好评如潮。自2010年全国人大首次就财政预算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各地就粮食安全、教育事业、医疗改革等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的报道便屡见报端。作为一种崭新的监督方式,专题询问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泛关注和多方期待。有分析称,这是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延展人大监督范畴、彰显人大监督权威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透析各地开展的专题询问,无论是“问钱”“问粮”,还是“问教”“问医”,其内容始终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方式主要是一问一答,其目的无疑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有些专题询问尽管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但在实际推进中被渗入了一些“水分”、掺杂了一些“尘埃”,让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专题询问变了味、走了样。比如,部分地方在开展专题询问前已将应询次序、问询次数、作答细节甚至问答题目都提前告知应询方,应询单位往往根据主办方提供的具体事项,提前做好包括应询答案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始询问时,询问双方根据之前敲定的方案和准备好的材料“一问一答”“照本宣科”一番,现场没有尖锐的问题、更无精彩的回答,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运行;询问结束后,双方皆大欢喜,但应询工作依然固我、了无起色。这样的专题询问会,场面一如既往地庄严神圣,却逃不开“作秀”之嫌;程序一如既往地合法规范,却深深烙上了“导演”之痕。

姑且称这类专题询问为“导演式”专题询问。显然,“导演式”专题询问不仅有违制度设计的初衷,而且让人看到了形式之陋、形式之弊。有人或许会说,专题询问是针对某一问题开展的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的询问,其形在“问”。此话不假。因为专题询问不仅要“问之有形”,更要“问之有道”。这个道就是科学的询问之道,就是实事求是的询问之道。比如,为掌握实情,深入开展调研,以便问之有据;为一探究竟,敢问关键,不避焦点,直面现实,以便问出缘由;为获解决之法,详问细节,追问承诺,以便问出责任。因此,专题询问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泛泛之问,不是提前准备、照本宣科的表演之问,更不是虚与委蛇、糊弄群众的作假之问。由此观之,“导演式”专题询问徒有“询问之形”,却违背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询问之道,理应得到全面纠正。

全面纠正“导演式”专题询问,当祛除不正确的观念与心态。“不正确的观念”源于对专题询问的内涵、目的、意义等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认为专题询问只是应询双方坐在一起相互了解情况,无需大惊小怪,致使专题询问在实施过程中走偏、走歪。“不正确的心态”更多的是对应询双方的关系及其处理原则的把握不够到位、准确,认为应询双方应以和谐共事为主,害怕因专题询问的开展搞僵了双方关系,致使有些地方对启动实施专题询问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当然,制度执行的不到位甚或制度的缺失也是“导演式”专题询问未能得到及时纠正的重要原因。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开展专题询问,确保专题询问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专题询问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和更广的发展前景,专题询问无需“导演”。

人民代表网2013年10月15日

 

信息来源:宣传处